二、建设过程

二、建设过程

(一)护理培训及考试管理系统的构建

1. 组建项目小组 

由护理部牵头,挑选一名护理部专职培训、考核干事为信息专员的组长,负责工作的统筹实施;病区护士长为需求调研对象;抽调各总带教为组员,负责前期讨论测试、需求的落实、后期推广培训与持续优化;信息科和软件公司专职负责人员全程参与;各科室信息联络员负责信息系统需求的收集、培训、问题的发掘和上报等。

2. 需求调研

了解护理人力资源、组织架构及三级医院护士培训考评制度及要求,调研临床需求,分析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能性。开发的护理培训/考试信息化系统需符合国家政策、医院工作流程及临床工作需求,以提高护士综合能力,提升临床服务质量。

3. 系统设计 

护理培训及考试管理系统由我院护理部、信息科与软件公司联合开发。护理信息专员与软件工程师进行对接,沟通系统设计的目的、主要功能、培训考试要求、临床需求等,确定系统实施后要达到的目标。护理培训及考试管理系统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与护理人员档案管理系统、护理排班管理系统、护理请假管理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与实时传送。护理部与信息科基于医院临床医护人员操作系统对接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建立“移动平板客户端统一集成平台→医院基础信息系统→钉钉移动手机端”三层架构,设置院内护士N 0、N 1、N2、N3、N4五个人员层级及实习、进修、规培、院外专科护士等人员类别。

4. 数据导入

将录制的护理基础操作和专科操作等视频导入培训库,确定各层级护士培训课程及考试内容,并将培训课程、结构化中医护理理论考试试卷、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试评价标准、西医护理理论考试试卷、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考试评价标准导入护理培训及考试管理系统。理论考试内容包含护理学教科书、职称考试、护理专科、护理核心制度、护理“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等知识,考试内容来自一个拥有22 000道题目的海量题库,该题库结构全、覆盖面广,题型、难易系数和专科类别自由组合的结构化理论试卷,可满足各层级考核出题。

5. 系统功能测试 

护理部、信息专员与软件工程师确认最终设计方案,护理信息组进行系统的内部测试,并与项目组人员反复讨论,对系统进行优化。

6. 系统试运行

系统建成之初,在所选试点病区进行应用、反复讨论、修改、完善。系统测试完成后,全院推广应用。

(二)护理培训及考试管理系统的应用

1. 权限设置

通过设置护理部、科系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员,实现三级培训管理体系。一级管理员负责统筹管理全院人员信息档案,档案信息包括科室、能级、学分、积分等;可筛选科室分布及人数,批量导入或修改新建、转岗、离岗等护理人员的资料。二级、三级管理员负责查看和维护管辖范围内的护理人员信息档案,落实本科、专科教学活动,及时掌握培训和考核进度,根据不同能级晋级标准,通过信息数据的整理、汇总、分析,实现阶段性的动态评价和晋阶评定。系统模式逐渐转变至护士主动参与、管理者做终极审核的管理模式。

2. 培训管理功能模块

此模块功能在临床使用频次较多,包含培训计划、培训管理、考试管理、人员管理等内容,此模块与护士“钉钉”工作台、“E护助手”互联互通,护士培训及考试均可通过手机端完成(图4-17)。

4-17

(1)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包括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大纲,由护理部培训及考试专职人员制定年度大纲,年度大纲包含培训计划(月份、类型、培训内容、培训/考试对象)。

(2)培训管理。

1)课程内容:基于护士临床核心能力架构,课程按层级分为基础性课程和专科性课程两大类。课程内容涉及制度安全、护理质量、急危重症、人文科研等,如 N0~N1 级人员课程重点在于基础理论、操作流程和制度规范等;N2 级及以上人员课程重点在于专科护理、教学管理、疑难病症讨论、人文科研等,并通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远程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

2)课程实施:进入课件管理上传课件,在制订计划中实施分层培训,选择课程类型、类别、培训人员层级、设置学分、添加试题、分值等,如培训主题为“留置针使用的流程及规范”,该课程为基础性课程,勾选培训对象。培训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包含参培率、合格率等在内的综合报表,全方位掌握各级人员的参培度及完成度。

3)课程评价:每场培训设定课程评价问卷,问卷涵盖教学计划、培训管理、考试管理、题库管理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学员通过扫码的方式,对讲师的授课技巧及课程适用性等进行评价,以便获得各级人员的真实期望和意见,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4)课程学习:线上,护士可通过手机端在线选课、听课、答题,解决了护士因时间冲突而无法完成业务学习的问题,优化了护理培训模式。线下,培训课程信息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报名、培训现场签到和培训报表。系统设置可一键导入月培训计划,单次培训计划可直接新增,提前一周发布培训公告,开启报名通道,护士在手机端可收到报名通知,并在手机端自行报名,直至达到设置的报名人数上限。病区护士长在手机端或者电脑端均可组织正式培训,可通过短信形式通知到每位报名的护士。培训现场签到有专属二维码和定位功能(二维码实时更新,管理员可以随时查看培训报名人数和实际签到人数)。

5)练习管理:护理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进入考试系统进行模拟练习,自我评价学习效果,查看得分、错题分析及答疑,了解薄弱知识结构,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巩固。

(3)考试管理。

1)试卷设定:由护理部培训及考试专职人员根据计划选择层级,试卷后设定时间、时限、及格分数线。

2)考试信息管理:可查看考试通知及反馈。

3)理论和操作考核评价:理论考试经线上阅卷评分后,系统给出错题分析,考试者可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巩固。护理部对理论题库进行定期更新、优化。操作考核内容及标准依照《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在线下实施,护理部通过操作竞赛、民主推选等方式择优选拔高年资 N3 级护士及操作能手,组建操作考核小组定期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进行优化,集中讨论、设计专科案例和情景。采用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案例实践的模式进行现场考核,并在手机端进行评分,考试结束后可直接导出成绩汇总表。

4)培训学分管理:培训学分包括院内理论培训积累学分、微课堂积累学分和操作考核理论考核积累学分。护士可在手机端查看年度学分完成情况,护士长审核本科室护理人员学分完成情况,护理部审核全院护士的学分。

(4)人员管理。

此系统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互联互通,根据《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办法》要求,能级培训采取学分制,各级人员须按计划完成相应学分,每年度考核反馈1次,未完成者给予降级或延迟晋级处理。合格标准:N0 ~ N1 级总分 130 分,年度考核要求学分≥90 分为合格;N 2 ~ N 3 级总分 120 分,年度学分≥ 80 分为合格;N4 级总分 110 分,年度学分≥70 分为合格。 管理员利用系统平台对全年护理人员的参培、参考次数、合格率、学分、积分情况等进行多维度梳理,生成分析报告,配合完成各级人员的评定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