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过程
(一)中医护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
1. 组建研发团队
护理部主任牵头和主导,联合医院信息科、护理信息组、护理文书组、中医护理学组、软件工程师组组建了研发团队,团队分工合作,其中护理信息组负责项目策划、协调、推进,提出建设需求,反馈;护理文书组、中医护理学组负责查找循证证据,建立知识库,使用与反馈;信息科负责提供各平台系统支持;软件工程师组根据临床需求进行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护理信息组作为临床护理和软件工程师之间的信息枢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2. 需求调研
基于国家及行业标准,根据医院的工作制度及流程,研发团队制定访谈提纲,使用访谈法完成对全院临床护理需求的调研,确保我院中医护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能够真正减轻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临床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3. 系统设计
中医护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由我院护理部、信息科与软件公司联合开发。护理信息组专员与软件工程师进行对接,沟通系统设计的目的、主要功能、临床需求等,确定系统实施后要达到的目标。该系统与HIS数据库、医护工作站、医护电子病历系统、LIS对接,达到数据的及时共享与传送。
4. 数据导入
(1)建立知识库: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304 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2013年《关于印发中风等1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的通知》、2014年《关于印发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等20个病种护理方案(试行)的通知》、2015年《关于印发胃疡等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的通知》及院内科研小组循证护理检索数据、专家函询等数据,根据《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等国家规范性文件和多项行业标准导入护理计划、中医护理措施、评价等决策数据。最终梳理针对症状的护理措施8 028条;中医护理方案105个病种、289个诊断、280个证型、433个症状;124个病种健康宣教;82个中医护理技术宣教;200项危急值宣教;8项检查项目宣教。
(2)确立逻辑推理路径:基于以上知识库,通过逻辑关系的对应,信息化数据的匹配,实现辨证施术(穴位)、辨证施药、辨证施食、辨证施教、辨证施养等方面推理路径,最终梳理出“基于诊断—证型—症状—护理措施—中医护理技术”的逻辑知识库,包含了诊断、证型、症状、证候要点、技术、穴位等辅助决策,以及“基于诊断—证型—症状—辨证施食、施药、施教”的饮食、用药、情志、康复指导等健康宣教逻辑知识库,梳理基于数据融合下“诊断—专科评估”的专科护理逻辑知识库。
5. 系统功能测试
护理部、护理信息组与软件工程师确认最终设计方案后,软件工程师完成系统开发,护理信息组进行系统的内部测试,并与研发团队人员反复讨论,对系统进行修改、完善。
6. 系统试运行
系统建立之初,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专科内选择病区试点应用,依据试用意见,研发团队经过进一步研判,将试用问题转变为系统优化的需求,由护理信息组反馈到软件工程师处进行优化,优化后由护理信息组成员重新测试,测试通过后全院进行线上与线下的集中培训与考核,保障系统平稳落地。系统在全院上线后,软件工程师下沉各科室进行现场的强化培训及答疑解惑,以科室为单位收集汇总所在科室系统使用问题,通过微信群反馈给护理信息组。护理信息组和软件工程师根据临床反馈问题进行研判,实现临床问题向系统需求转变,护理信息组与软件工程师协商制定问题解决优先级及时间节点,并跟进系统开发进程,通过不断的优化、升级完成系统的全院推广。
(二)中医护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1. 中医护理程序的智能指引
根据系统建立护理计划,基于“诊断—症状—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措施”的导航路径,在护理计划界面根据患者诊断智能弹出此诊断相对应证型及常见症状,护理人员根据对患者的评估结果并结合四诊辨证,选择阳性症状,系统路径式指引阳性症状所对应的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措施,系统通过逻辑算法智能推荐该疾病的阳性症状所对应的中医护理技术常用的穴位,为护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保证了不同年资护理人员的同质化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图3-3)。
2. 健康教育辅助决策
系统根据护理人员选择的宣教项目(检查检验、辨证宣教、风险宣教、用药宣教、饮食调护等)智能推荐此项目的相关知识,提升护士的决策能力和患者对疾病及检查知识的认知水平(图3-4)。
3. 效果评价智能提醒
护理人员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后需评价其效果,实施前后系统智能弹出相应症状及其权重分值,护士可选择符合患者症状的分值,防止盲目打分;系统会智能提醒需评价的护理措施,防止护理人员出现错评、漏评等问题,提升护理文书质量及护理质量;系统与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互联互通,如对留置管路、留置针等智能提醒护理人员到期更换;通过设计健康安全阈值范围,一旦评估结果超过风险值或阈值,系统将智能提醒护士并给予相应措施建议。
4.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数据——智能分析
中医护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根据对患者的诊断,智能识别是否入组临床路径,并指引相应表单填写,自动汇总形成患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系统支持科室中医护理方案按月、季、年智能汇总,形成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报告,并按照中医护理方案信息统计、中医护理方案应用对比统计分析、分型与方案一致性分析、护理方案实用性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分析、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患者护理技术满意度分析、患者护理技术依从性分析、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等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节约了人力汇总分析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