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管理信息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灭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其工作质量与患者安全密切相关。《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1—2016)指出,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随着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各部门的全面使用,消毒供应中心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建立特色的智能化、信息化消毒供应中心也成为时代对医院的要求。
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管理信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运用,可实现消毒灭菌物品闭环管理及可追溯,达到无菌物品安全管理的目标。在该系统中,可以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进行全面管理,保证器械“回收—消毒—发放—再回收”程序的完整性,并详细记录各个环节,让责任落实到人。
目前我院运行的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PC客户端和回收终端,PC客户端主要是为医院所有临床科室服务,包含器械申领、接收、使用、查询、借包五大功能。回收终端主要包含:回收、清洗登记、打包、灭菌登记、灭菌确认、发放,下面以图文的形式展示该系统的功能(图2-24)。
(一) PC 客户端
1. 器械申领
科室可以通过器械申领功能,生成订单发给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在收到订单后,根据订单发放物品给申领科室,申领科室即可领取各类器械包、敷料包以及一次性物品等。
2. 接收
科室接收消毒供应中心发放的物品时,在PC客户端接收确认或在移动PDA端进行扫码接收,操作便捷。
3. 使用
在PC端进行关联或在PDA端通过扫描患者腕带、扫描无菌包上的条形码也可实现关联患者、实现追溯闭环、举证倒置追溯包各个环节的信息。
根据选择的时段,查看当前时段内所有订单的状态,以及订单的内容,具体可查询当前时段内所有发放或接收的物品、患者的器械包使用记录、器械包所关联的患者记录等(图2-25)。
5. 借包
借包分为向消毒供应中心借包或者临床科室之间借包,此功能只对器械有效。
(1)向消毒供应中心借:当科室需要基数外的器械时,可以通过此功能,生成一个借包订单发给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会根据此订单发放器械给科室。此类器械在使用完回收后,系统会自动归还给消毒供应中心,不再发放给科室。
(2)临床科室之间互借:当A科室向B科室借器械时,A科室发送借包订单给B科室,A科室拿到物品后进行系统接收,器械使用完后由供应室回收;消毒供应中心发放无菌包时直接发给A科室,A科室将无菌包送至B科室,B科室系统接收无菌包,而后在系统中点击“归还”按钮实现器械归还。
(二)回收终端
1. 回收
进行器械回收时,操作人员需将已回收的医疗器械物品进行分类、清点、核实,扫码进行录入工作,系统自动收录器械物品的回收时间、包裹(器械)数量和名称、清点人员信息等,这能有效避免人工录入造成的纰漏,提高工作效率。
2. 清洗登记
进行器械清洗时,可通过追溯系统中的清洗登记系统准确选择合适的清洗、消毒方式,扫描操作人识别码进行登录,扫描所需要使用的清洗机条形码,扫描需清洗的清洗标牌,扫描创建锅次条形码,最终实现对器械的清洗、消毒过程的完整记录。
3. 打包
清洗登记完成后,工作人员要及时检查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质量是否达标,粘贴追溯条形码。工作人员可通过追溯条形码了解该医疗器械物品的名称、消毒时间、归属部门、配包人员、失效日期、审核人员等重要信息。
4. 灭菌登记
操作人扫描自己的条码登录,依次扫描使用的灭菌车条形码、包条形码、灭菌器条形码、灭菌程序,创建锅次开始运行程序灭菌,实现灭菌登记各个步骤的详细信息。
“急消包”设置:手术室经常会有需要及时消毒的包,当消毒供应中心无法识别哪些包需要优先消毒,就会导致器械清洗不及时、延长手术使用等待时间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院设立“急消包”特殊标记,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知晓需要紧急处理的器械包,提前安排检查包装和灭菌工作,避免急消包进入检查包装区后按常规器械包流程处理或出现无灭菌锅可使用等问题,使整个急消包处理流程环环相扣、紧密衔接。
5. 灭菌确认
操作人扫描个人条码登录,扫描需灭菌审核的灭菌器械,如果已做数据采集,系统就会弹出该锅次的温度-压力曲线图进行审核,供操作人双重把关灭菌质量。
6. 发放
灭菌完毕的医疗器械物品根据条形码所显示的日期,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并用追溯系统扫描,而未发放的物品应定位保存。对于即将失效的物品,追溯系统会提前进行预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避免医疗器械物品的长期滞留,保证流转有效。
器械召回:若器械包有疑似污染等问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可以在追溯系统中及时查找到同一批次灭菌的未使用的器械包所在位置,系统可以将此锅次的器械包禁止使用。在没有及时召回器械包前,临床在使用器械包时系统会自动提示工作人员器械状况(图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