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作品的广泛流传
2025年09月26日
二、赛珍珠作品的广泛流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赛珍珠的作品在中国曾被广泛阅读、大量流传。据外语教育家贺祥麟先生回忆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时,有一位在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几乎无人不知的美国女作家,她就是一九三八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赛珍珠……如果说要在当时西方活着的女作家中找出在中国读者中影响最大、读者人数最多的一人,可能就只有赛珍珠。不但许许多多中国人都读过她的《大地》中译本,而且她的一些英文小说原著也在中国读者中广泛流传。(贺祥麟,1999:1)
贺祥麟还指出,陈嘉先生曾在西南联合大学“大一英文”课上讲解过赛珍珠的短篇小说《荒芜的春天》(The Barren Spring),令他至今记忆犹新(贺祥麟,1999:1)[5]。
赵家璧在其翻译的赛珍珠演说《东方,西方与小说》(East and West and the Novel)的“译者附记”中亦指出20世纪30年代众多知识分子对赛珍珠小说十分喜爱:“她所写小说中的人物……简直没有一个不能在我们自己的身旁捉摸到,而她的作风蕴涵着我们这东方古国的意味,使我们爱读她的作品犹如儿童时代对于《三国》《红楼》一样。”(赵家璧,1933b:679)1938年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陪都重庆,当时的知识分子更是以能拥有一部《大地》英文原著为荣,它成为上层人士家庭书房的必备陈设。20世纪30年代末期《大地》在重庆大受欢迎,当时重庆的日本间谍甚至曾将《大地》英文原著作为其密码的底本(Yardley,1983:129-135;马牧英,1995:30;马骏杰,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