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国形象的互文建构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中国形象的互文建构

形象不是在孤立的环境中形成的,形象具有互文性,不同类型文本中的形象相互参照印证、共同生成。20世纪30年代《大地》中译本之中国形象,与这时期其他类型文本中的中国形象同样具有互文关系。这些互文本主要包括左翼文学、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民族电影、20世纪30年代美国“辱华”电影,以及该时期中国有关赛珍珠与《大地》的评论等。本节重点分析左翼文学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以及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与国民政府对美国“辱华”电影的抵制与审查,而这一时期中国有关赛珍珠与《大地》的评论,则将在第四节文本分析部分与文本结合起来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