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盐茶

卖盐茶

徐斌芬

徐斌芬(1970.12—),航头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镇党代表。2009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卖盐茶》代表性传承人。

民间舞蹈《卖盐茶》起源于元朝。那时南汇的下沙、航头、新场均为盐场,当地乡民以卖盐为生。盐霸勾结官府欺压盐民,不让贩卖私盐。盐民为求生存,掩人耳目,在盐篮下面装盐,上面遮盖杂物,挑着担子装着走亲戚模样兜售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把它编成了舞蹈,在庙会和传统节日里用广场舞和行街表演的形式呈现。民间舞蹈《卖盐茶》于2007年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徐斌芬自在航头镇文化服务中心任职以来,在航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保护传承《卖盐茶》这一非遗项目做了大量工作。镇文化服务中心不断加大投入、宣传和推广力度,并充分利用有限的载体扩大对外的影响力、辐射力,使其得到了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为市民群众了解极具航头人文内涵的非遗文化不遗余力。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打造基地、文艺创作、巡演展示、出版专题书籍、运用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对舞蹈《卖盐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地宣传推广。

强化团队建设。徐斌芬先后在全镇各村居、社区工作站、学校组建了30余支舞蹈队,做到舞蹈《卖盐茶》队伍建设全覆盖。先由她自己传授一支由文化辅导员组成的《卖盐茶》舞蹈队,然后由辅导员下村宅、进社区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锤炼打造了一支支不同年龄的《卖盐茶》舞蹈队,并常年活跃于村居、学校及区内外。每年通过广场活动、特色展示、评比等形式,使舞蹈《卖盐茶》得到了有效地传承和保护。

树立精品意识。徐斌芬特意聘请专业老师和民间艺人,在原版《卖盐茶》的基础上,精心研究、大胆探索,先后编排了8个类别、适合于各种年龄层次和时代特征的不同版本。2011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经过专家论证及专业编导的大胆创新,舞蹈《卖盐茶》在传承原有古老意韵的基础上,揉进了全新的舞蹈元素和服饰道具等包装手法,以全新的舞美灯光烘托,从而更加丰富了舞蹈的精神内涵,凸显了民间技艺本色,成就了新版《卖盐茶》的品牌地位,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扩大学习交流。徐斌芬在探索传承舞蹈《卖盐茶》的道路上不满足、不止步,通过巡演展示等活动,不断扩大学习交流平台。《卖盐茶》通过参加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浦东新农村文化成果展示、首届浦东新区文化艺术节闭幕式及上海市群文优秀作品汇报演出等大型活动,进一步获得了成长提高。舞蹈《卖盐茶》还多次应上海市桃花节组委会的邀请,参加开幕式演出,以及市、区“文化遗产日”的展演活动、长三角龙华庙会、上海世博会展演等,受到各级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舞蹈《卖盐茶》曾获得“上海之春”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优秀新作奖、上海市“舞动精彩”舞蹈大赛金奖等多个奖项。

夯实群众基础。近年来,在徐斌芬的领导下,舞蹈《卖盐茶》通过送戏下乡、举行汇演等多种形式,为本地群众、少数民族、外来人员等在区内外多次演出,受众逾10万余人次。

壮大传承队伍。徐斌芬特别注重舞蹈《卖盐茶》的传授工作,每年通过举办非遗传授班、“非遗就在你身边”为主题的文化遗产传承系列活动等,走进社区、走进校园,不断壮大传承队伍。到目前为止,共举办约50多期传授班,受教学员约300余人。2014年,航头学校成功申报为舞蹈《卖盐茶》传习所,从而使舞蹈《卖盐茶》的传承队伍越来越年轻化,既从小培养了学生们的民族文化素养,也使航头的“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卖盐茶

陆静文

陆静文(1949.4—),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会员。历任惠南镇文化站站长、南汇文化馆舞蹈干部。2014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卖盐茶》代表性传承人。

20世纪80年代,陆静文参与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上海卷》南汇县卷的搜集、普查工作。1987年,陆静文拜《卖盐茶》第三代传人卫龙娟为师,研究、传授发展舞蹈《卖盐茶》。 1989年,由陆静文执笔的介绍舞蹈《卖盐茶》概况一文被收录于《上海民间舞蹈》一书中。1995年,陆静文获得了由上海市文化局颁发的、在国家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上海卷》编撰中作出成就的表彰证书。

继承传统,创新发展,这是陆静文20多年来对舞蹈《卖盐茶》的追求。为了让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与时俱进,她力求做到在创新中得以生存、得以发展,使如今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舞蹈既保留原来的元素,又加以发展提升。

在陆静文的尽心、尽力、尽责之下,辅导方面举办了不同类型的传授班。2006年航头镇文化服务中心举办了舞蹈《卖盐茶》传授班,南汇电视台拍片作专题报告。2007年航头文化服务中心编排舞蹈《卖盐茶》,在上海桃花节开幕式演出。2008年在新场镇也举办了培训班,创作排练了舞台剧《卖盐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广受好评。2010年航头镇举办了“非遗”舞蹈《卖盐茶》传授班,使舞蹈《卖盐茶》普及到各个村居。当年还举办了专场比赛演出,群众热情高涨;更是挑选了一支优秀团队参加2010年世博会演出。2010年,为庆祝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航头镇编排了由50位演员参演的舞蹈《卖盐茶》,规模大、收效好。为了让舞蹈《卖盐茶》以点带面做好普及工作,2011年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举办了舞蹈《卖盐茶》培训班,由来自浦东新区各乡镇的骨干参加,通过陆静文认真地执教,舞蹈《卖盐茶》遍地开花。申遗单位——航头镇文化服务中心更是年年坚持举办针对性的传授班,既有学生队伍、教师队伍,又有广大村(居)民队伍等。在航头,舞蹈《卖盐茶》已深入人心。2016年7月,陆静文两位年龄最小的学生:上海师专附小四年级学生顾闻绚、洪佳宜参加由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举办的青少年“发现非遗”亲子体验文旅活动时,和陆静文一起当起了老师,教小朋友一起学舞蹈《卖盐茶》。 2017年6月,陆静文参与了市非遗办推荐的特色课堂,到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传授非遗项目舞蹈《卖盐茶》,学生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陆静文也荣获了由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和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颁发的《古风南音——非遗文化》特色课堂培训优秀指导老师证书。同年10月,由陆静文一起参与指导的新版舞蹈《卖盐茶》精彩亮相航头镇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现场,获得一致好评。陆静文退休后安居在沪,还在黄浦区五里街道居委舞蹈队编排舞蹈《卖盐茶》,让非遗舞蹈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