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盆景技艺

海派盆景技艺

庞燮庭

庞燮庭(1947.10.9—),浦东新区三林镇临江庞家宅人,中共党员。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会员,三林盆景协会会长,三林海派盆景园园长。几十年业余为中国海派盆景作出贡献,2015年被中国盆景组织授予“上海市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6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级非遗项目《传统美术·海派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海派盆景技艺”源出浦东三林镇祖传“筠园”盆景园。筠园位于三林镇临江村庞家宅30号、31号,是原老三林塘河的西首黄浦江交界处。清末民国时期,庞家宅走出了庞松舟、庞上达、庞志余等众多历史名人。筠园祖上为九代中医世家,业余研究制作养护盆景艺术。筠园现留存有祖传的元、明、清盆景古盆十几个,《芥子园画谱》古书一本,“探云轩”古匾额一块,以及明清盆景木雕门窗。园内有传承百年以上的黑松盆景一盆,庭栽造型黄杨一棵,紫薇两棵,腊梅古树等,以及中国传统园艺建筑。庞燮庭父亲庞兆祥(祖父庞志余)以祖传中医为职业,业余研究祖传的盆景技艺。庞燮庭五六岁时父亲就教他临摹国画,这是创作盆景画意造型的基础,并动手教他种养花草盆栽。庞燮庭的小学和初高中是在本市南市区就读。1969年“上山下乡”投亲插队回老家筠园,成了他发展创新“筠园盆景”的时代。“文革”后他又和儿子庞盛栋加入了“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这对研究创新“筠园盆景”有了当代盆景理论上的启发。

几十年来,庞燮庭用祖传的树桩盆景栽培法,加上家传《芥子园画谱》的中国山水画意境,再融入历史悠久的中国赏石文化,三项技法结合创新出“海派三林筠园树石盆景”。其创新作品有:《牧牛图》《阳春白雪》《浦江源头》《迟到的春天》《富在深山》《人杰地灵》《富春山居》《远山的呼唤》《云水谣》等几十盆精品盆景。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直到2017年,庞燮庭代表上海、中国参加全国和国际世界级各界盆景大会屡获殊荣,并得到各级盆景组织的一致认可。盆景界泰斗为筠园“海派盆景技艺”题书——“弘扬树石文化,振奋华夏精神”。1998年,筠园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上海市种绿养绿好家庭”一等奖,2012年又被上海市政府评为“上海市最佳庭院示范户”。

在保护和传承海派盆景技艺工作中,三林镇成立了庞燮庭任会长的三林盆景协会,并组建了三林海派盆景园。10多年来,盆景园每天对外开放,接待了40多万中外嘉宾和市民参观。庞燮庭收授培养的3位徒弟,现都有了创作盆景成绩,得到盆景界赞许。他们长期到三林各社区给市民讲解盆景技艺,如“绿色诊所进社区”等课题活动,很受市民欢迎。2008年起,每年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月半”圣堂庙会上展示海派盆景技艺大型盆景展,得到几十万参观者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