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酒酿制作技艺

龙潭酒酿制作技艺

黄文莲

黄文莲(1946.8—),浦东新区大团人。2016年被命名为浦东新区级非遗项目《传统技艺·龙潭酒酿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酒酿是长江以南寻常百姓家逢年过节必备的一道甜点,俗称“酒板”。以前在大团镇的龙潭村,一入冬,家家户户就忙着做酒酿,来庆祝丰收和甜蜜生活。在这里做酒酿的技术相传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龙潭村酿制的酒酿很有名气,在大团镇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村里酒酿师最多的时候有40多人,有“龙潭酒酿帮”之说。2015年,“龙潭酒酿”成功申报为浦东新区级非遗项目。

黄文莲的酿制酒酿技术是祖上所传,到她手上已是第三代传承。她从事这门技术已有50多个年头,小时就跟着祖父、父亲,担着所需工具出门,为七里八村的乡民酿制酒酿。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用上了液化气灶,土灶已成为历史,但人们逢年过节饮用酒酿的习惯依然不变。因此,黄文莲就在自家办起小作坊酿制酒酿,在每年11月份开始酿制销售,整个冬天能卖上万斤。

为了不让龙潭酒酿的制作技艺后继无人,黄文莲不顾自己体力不支,从2016年起悉心指导自己的侄子黄镇学习“龙潭酒酿”制作技艺。从淘米、蒸饭、淘饭、放酒曲、保温、发酵……一直到开缸,一道道工序,一个个关口,手把手地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姑妈的耐心指导下,黄镇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酿制的酒酿饭粒膨化均匀,无絮状,无僵粒,色、香、味俱全。每一次开缸,当酒酿的醇香扑鼻而来,绵柔的酒酿、满潭的汤汁映入眼帘,满足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

每年大团镇都会开展非遗项目展示与传承活动,龙潭酒酿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百姓,让更多的人了解酒酿制作的传统技艺,并提供免费品尝,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为了让更多喜好酒酿的朋友品尝到龙潭酒酿,2016年起黄文莲和侄子利用新媒体,结合线上线下,拓宽了各种渠道,整个冬天销售了十几万斤,龙潭酒酿也成了网红。浦东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新闻坊栏目都进行了采访报道。2017年7月应东方财经·浦东频道之邀,黄文莲的侄子黄镇参加了《我们正青春》栏目,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了“龙潭酒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