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瓷刻

三林瓷刻

张澄瑛

张澄瑛(1976.11—),浦东新区三林镇人。2007年起追随父亲张宗贤学习瓷刻技艺。2014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级非遗项目《传统美术·三林瓷刻》浦东新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三林瓷刻历史悠久,其主要创始人张锦山是清咸丰光绪年间上海瓷刻名家华约三的徒弟。张氏先祖与书画瓷刻大家关系密切,至今留有乾隆时期大书家张照的“书永堂华”题匾。他与文人为友,曾赴江西景德镇等地观摩学习瓷刻画。三林瓷刻基本上代代相传, 口口相授,上辈艺人身教言传,并注重瓷刻外的艺术熏陶,下辈传人自小耳濡目染,刻苦学习前辈技艺,到张澄瑛已是第四代了。

张澄瑛自小喜爱文化艺术,在书法方面尚有一定基础。跟随父亲学习瓷刻艺术后,她认真学习前辈的技艺特点:瓷刻,刻是基本功,线条是主要表现形式;它又讲究“点”和“面”,利用工具敲凿出的无数个“点”形成面;“三林瓷刻”还采用砂质磨具,磨研部分画面,产生类似国画的墨晕。作为第四代传人,张澄瑛现已掌握了“三林瓷刻”的初步技法,并以色彩淡雅简朴为特点。同时,在继承前辈技艺的基础上,她又大胆创新,开拓新的雕刻艺术,如在红、黑瓷盘上刻出各种图案,以釉面的敲凿表现丰富的疏密轻重的层次,以彩色的瓷刻创新为其作品发展方向。

作为三林瓷刻的新一代传承人,张澄瑛在协助父亲张宗贤保护和传承该非遗项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她跟随父亲积极参与市内外的重大展览和公益性展示活动,如民俗文化博览会、国际艺术节拍卖活动等,通过展板、实物展示、宣传单页和讲解等方式,向参观者介绍三林瓷刻的基本特征和如何保护的基础知识;其次,是协助父亲建立具有家庭乡土气息的三林瓷刻展示馆,抓紧完成馆内外的环境布置及作品的充实,让三林瓷刻这个上海市级非遗项目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