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风科疗法
张云飞
张云飞(1942.12—),浦东新区祝桥镇人。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全国防治风湿病协作组成员,民乐养护院院长,浦东新区卫生工作者协会理事。2012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级非遗项目《传统医药·张氏风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
张氏风科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已将近300年的历史。始祖张传丰目睹大众患风湿病之疾苦即创立了专治风湿病的张氏风科;三世张翼天不仅以丸、散施医,且辅以汤剂,其所编的《风科秘传丸方目录备考》成为张氏风科的瑰宝;四世传人张露香,采集医药良方248个,编成《张露香采辑诸方》一书;八世传人张汉杰为中国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九世传人张丙文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疗效倍增,全国各地患者慕名而来。迄今张氏风科已传承至十二代(即张云飞的儿子张乐,孙女张香坡亦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氏风科疗法”2015年被上海中医文献馆永久收藏。
张云飞系张氏风科第十代传人,在祖辈的熏陶下,耳濡目染,自幼喜欢医药。1959年进祝桥医院随父习医,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中医带徒班(由上海市卫生局局长王聿先发证),大专学历。1980年起在周浦镇川周公路4381号私立诊所行医至今,专治风湿病、皮肤病。先后在医药杂志、全国风湿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篇,对诊治风湿病、皮肤病造诣颇深,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治疗了数以万计的疑难症患者,求诊者来自全国各地。他自己研制的“鹅掌风浸剂”在上海市第一届中西医结合成果展览会上展出,2013年又在中国国际中药与植物博览会上展出。1984年南汇县人民政府授予张云飞“先进工作者”称号;并二次授予“荣誉证书”嘉奖。1992年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5次被评选为上海先进个体劳动者,5次被评选为上海市优秀个体开业医生。张云飞的家传医术及高尚医德、为百姓解除病痛的事迹,1997年被评为“上海市百件好事”,6次被评为南汇县“百件好事”、“十佳好人”。
张云飞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以内服、外敷、针灸为专长,将风湿病分为风重型、寒重型、湿重型、风湿型、寒湿型5种。他的中医处方立足于“非大热不能祛大寒”的理念,其处方特色是“二大”——辛温大毒、大剂量,如细辛一般用到9克,川乌15克、草乌15克、桂枝12克、仙灵脾15克、附子15克、马钱子4克口服,根据患者病性、病程、病情、体质、居住地、性别、年龄不同再酌加剂量,在掌握配伍、炮制、用法的技巧后即可保证患者不会中毒,确保了这些药物的最佳疗效,促使患者尽早痊愈。除了以上基本方药外,方剂的其他药品则根据发病的不同部位,风、寒、湿、邪的感受轻重,酸痛、麻木、僵硬等症状的强弱及活动受限的程度不同,另配以引经药、祛风药、化湿药、活血通络祛瘀药、扶正固本药、益气养血药,因人因病掌握调节、灵活使用。汤药煎熬服用后的药渣再加热后进行患部熏洗。中药鹅掌风浸剂为外用浸泡的粉剂,民间称的鹅掌风包括了现代医学所称的“甲癣、手癣、剥脱性角质松懈症、皲裂、掌跖角化症、汗疱症、癣菌症。另外自配中药“乌补酊”外涂治疗白癜风,亦取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