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瓷刻

三林瓷刻

张忠贤

张忠贤(1950.9—),浦东新区三林人。2012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级非遗项目《传统美术·三林瓷刻》代表性传承人。

“瓷刻”,历史悠久。它是书画艺术在瓷器上的再现,被称为瓷上刺绣。清末民初,上海浦东三林塘临江村石河圈人士张锦山多才多艺,掌握多门谋生工艺,且与上海瓷刻名家华约三亦师亦友,其瓷刻技艺独具一格,三林瓷刻由此诞生。

张忠贤秉承家学,年轻时就向其祖父张锦山讨教,刻苦钻研,并在祖上技法的基础上以传统文化为营养,打破旧时瓶瓶罐罐、小敲小打的形式,使瓷刻登堂入室,与家具、背景和整体环境结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装潢布置作用;而且又将瓷刻与室外庭院及环境相映照,使其有更好的实用与观赏效果。三林瓷刻与书画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而瓷刻的特点就是保持朴素自然清新的风格,以墨色为主,不主张绚丽多彩的颜色,也便于长期保存,况且黑色也分层次,有深浅浓淡的表现,更显典雅古朴,使人寻味把玩不已。

三林瓷刻传人张忠贤多年来参与了上海世博会、民族民俗民间展览、精品拍卖会、市民文化节、进校园进军营进商圈等展示;参与了汾酒、茅台酒的互动;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的研培班的演示讲课,并首次进入高校非遗选修课传承教育;著有《三林瓷刻》一书,并积极参加新闻媒体的采访演讲等各种活动。

作为三林瓷刻传承人张忠贤之女张澄瑛,在其父的言传身教下,逐步有了爱好瓷刻的兴趣热情。长期以来,不为经济利益所诱惑,默默资助协助其父参加许多社会活动,并于其父一起努力建立三林瓷刻展示馆。作为第四代传人,张澄瑛已初步掌握三林瓷刻的基本技法,以色彩简朴为特点,用墨色编写深浅浓淡,并在前人基础上以彩色瓷器(如红瓷蓝瓷等)制作,以秞面的敲凿表现丰富的疏密轻重的层次。

父女共努力,力争把三林瓷刻展示馆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