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武术

季家武术

季波尔

季波尔(1981.1—),浦东新区宣桥镇人。他从2000年开始,在南汇实验中学和上海大学读书时就学习季家武术。经过2年多的勤学苦练,学得了季家武术的相关技巧,并在同学中推广传播。2010年被命名为浦东新区级非遗项目《传统体育·季家武术》代表性传承人。

季家武术源于三灶镇,武师季福生(1873—1954)为掌门拳师,师从南少林佛家弟子新场镇南山寺文广法师。清光绪三十一年中秋节,民间自发组织比武大赛,在这种历史渊源下,诞生了季家武术。季家武术代代相传,至季波尔,已是第四代传人。季家武术分为拳、械两大类:一类为徒手拳,如小梅花拳、毛红拳、六合拳、螳螂拳、岳家拳、杨家短打、形意八卦、一路少林等近百套;另一类为器械功夫,如春秋大刀、八卦刀、梅花刀、三联刀、独龙鞭、行者棍、齐楣棍、蟠龙棍、转钢叉、虎头枪、蛇矛枪、方天华戟、少林剑、板斧、乾隆八仙扇等近百套。这些拳、械功夫,既有单打又有双打。季波尔作为第四代传人,通过近二十年刻苦学习季家武术的真谛,已熟练岳家拳、杨家短打等祖传的几十套拳术。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季家武术,季波尔在学习勤练的同时,花很大工夫,收集整理三代祖传的拳谱,现已有很大成果。

季家武术集体锻、竞技、表演、格斗为一体。1979年,国家体育总局挖掘整理民间体育表演形式,季家武术的“金手枪”被列为民间传统体育表演形式。作为民间传统拳术的季家武术,经常参加民俗庙会和各种艺术节。季波尔为使具有浦东民间体育特色的季家武术得以传承,既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又不辞辛劳向周围同学、同事和群众传授季家武术,深受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