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的核心——“情”

1.张力的核心——“情”

戏剧张力本身就是通过受体实现的,即观众对作品的反应,而观众的反应直接体现为情绪和情感,所以戏剧张力的构建必定以“情”为核心。

从戏剧张力的定义上可见,“当观众从演出中所接受的信息与观众各自所积累的生活信息互相贯通时,就会产生联想并产生共鸣而激发出参与创作的高度热情”,通俗来说就是感同身受,影片中的人、事仿佛发生在自己身上,此时最容易激发出“情”。实际上影片中的人、事都是虚拟的,创作者如何能让作品与观众关联,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和情感呢?两者联通的关键点在于情之“真”。我们常说,情真意切,真情流露,真实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因为人类的情感从本质上讲是相通的,这也是文化产品,尤其是跨民族的文化产品得以传播和交流的基础。真实的情感归根结底源于真实的体验和生活,这就要求创作者有对社会环境的敏锐洞察、对人生深刻体会。所以说,“情”是产生张力的核心来源,我们所说的代入感,移情、同情效应也由此而生。

而产生代入和同情效应的对象就是人物。我们通过影片中的人物来体验电影中的人生,我们越觉得自己像他,我们就越投入这个虚拟的世界。我们为他担忧,随他喜乐、愤怒、盼望,密切关注他的命运……西方的电影基础理论认为电影的目的就是在放映时间段内,最大限度地把观众带入到银幕世界中,让他们忘记自己其实是坐在一个狭小的位置上,身处一片黑暗之中。因此,生“情”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塑造人物。好的人物就像一个导游,将观众带进电影中的世界并亲身体验。塑造成功、有力的人物必然是能打动观众情感的人物。观众会认同他,走进他的视角,为他加油。这就要求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特质,而且真实可信,他就像我们一样,有梦想、有缺点、有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