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画市场需要更多关注内容和技术的平衡点

四、国内动画市场需要更多关注内容和技术的平衡点

除开三维技术,如今二维、Flash 技术也是动画的表现形式。我们来简单阐述一下各种动画技术目前在国内的现状。

先来看看制作团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文化市场日益扩大,国内动画从业人员机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总的来说,三维制作的从业人员日益增加,技术提升也非常大。Flash 一直不算太主流,所以变化亦不大。二维动画从业人员的分流现象比较突出,一部分成为三维制作公司的技术骨干,一部分则转战游戏网络市场。国内目前出现了一个动画市场需求增长但制作供应反而跟不上的现象,很多韩国、日本的三维二维制作团队反而为国内原创动画代工,这也可以反证国内动画市场的繁荣。广电总局十年来对国内动画市场的扶持可谓功不可没。

在国内电视动画长片市场的众多作品中,我个人认为最成功的应该是奥飞娱乐的《超级飞侠》。该作品的技术与内容堪称完美,收视高、内容棒、产业链都很完善,预计未来几年《超级飞侠》还会迈上新的台阶。国内也有很多动画片目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收视以及IP 影响力均超过《超级飞侠》,但在产业链上先天就差得太多了。

这几年国内的电视动画发展迅猛,出了很多优秀动画作品,社会影响力非常大,老少皆知。不光少儿媒体在黄金时间段播出,连各大卫视也争相购买。这类动画作品内容定位准确、量产制作、幽默搞笑、角色形象深入人心。大体量的动画剧集适应国内少儿媒体的播放方式,不光红遍中国,甚至在亚洲其他地区影响力也非常大。然而在动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表现出来以后,技术的跟进却是乏力的。直至今日,量产依然是制作的主体方式,IP 消耗特别大,提升却不够。技术上没有革新,IP 便很难持续维护。量产塑造IP 是可以的,但依然以量产的方式维护却会反向地削减IP影响。

动画长片的技术和内容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去迪士尼公司参观学习时,迪士尼频道负责人介绍了自制动画长片《小公主苏菲亚》的前期工作。项目组分别制作了同样情节的二维动画PV 和三维动画PV 来验证技术实施对内容的支持力度。两个版本都制作得非常棒,但制片方认为三维制作更能体现内容的诉求,最后选定了三维为实施技术。第一部《小公主苏菲亚》播出后收视反响超出迪士尼预期,制片方马上又追加投入再次提升内容和三维技术。《小公主苏菲亚》第二部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内电影水平。其实这就是对IP 的理解度的问题。观众对IP 的期待上去了,技术和内容一定要跟上作为支撑。国内很多拥有优质IP 的公司,对这方面理解还是比较弱的。

中国网络动画也有这个问题。最初的几部开山之作,单集网络点击破亿,堪称大IP。但一年以后,当市场热度逐渐冷静下来,有的作品每集点击量还能勉强上百万,有的已经迅速跌落到几万上下,让人唏嘘不已。我认为这也同样是内容影响力提升后,对技术和内容的新关系处理不得当所造成的。

动画技术与内容的关系是每一个动画制作人必须持续思考的课题。先制定内容,再配比相应的技术,并在两者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有条件在动画前期工作中多试几种制作方式是最好的。所谓,过犹不及,缺则有损。

(作者单位:重庆视美精典影视动画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