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团队配合度高
2025年10月14日
2.创作团队配合度高
好莱坞动画电影分镜一般很少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导演也不一定是直接画分镜的人,好莱坞的电影创作是工业化、流程化、体系化的。当导演拿到剧本后,会找来美术师、造型师、分镜师开始把文字脚本转化为画面脚本。开始他们会先画一些大场次的类似“设计稿”的画面设计(还谈不上分镜,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设计稿,更像一些气氛图和概念设计图),然后贴在“大板”上,大家会根据这些设计图再头脑风暴,然后逐步完善。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不管你有什么好想法、小创意都可以画出来,贴在“大板”上,让大家提出意见,既启发自己,也启发剧组的其他同事。经过一轮对设计图的完善之后,他们会再把新画修改过的“设计图”再贴在“大板”上,然后再头脑风暴,再次完善。导演带着剧组的所有同事就这样不停地在“大板”前,逐步完善“动画分镜”。在这个过程中,美术设计、造型设计包括声音设计等其他创作部门,都会慢慢对影片有个直观的认识,大家都会逐渐明确,我们到底在做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这让我想到宫崎骏在做《悬崖上的金鱼姬》的时候,影片中期都快做完了,还没想到影片的结尾该如何处理,整个剧组都在等他一个人,好在大师就是大师,最后“曲处通幽”了。还有好莱坞的动画分镜,他们不是盲目地把分镜交给一个分镜师,他们会找适合不同情节的分镜师来画不同场次的分镜。比如,有的人善画文戏,那文戏就给他多画,有的人善画武戏,那么也许只有几分钟的动作戏就会交给他,尽善尽美地完成。这样,分镜就会在导演的统一指导下,发挥每个创作者的优势,把电影做到几乎完美,这也是工业化体系对影片的保证。通过这一块块“大板”我们发现,整个影片的制作都是不断加分的过程,影片最后的效果甚至会超过导演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