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与动画风格
动画中的节奏关系最终体现在动画中的动作关系、情感关系和事件关系的三个方面,彼此关联影响,成为推进动画故事前行的“胶水”。
动作的节奏关系,是在角色动作设计层面,考虑不同角色之间的节奏关系,同一角色在不同状态下的节奏变化,从而形成动画的表演节奏。情感的节奏关系,是通过确立适应不同段落情感状态的节奏,让影片节奏对观众的情绪产生影响,让观众随着故事的推进而感同身受。事件的节奏关系,是在叙事中将不同节奏感的段落进行穿插,通过事件之间的节奏对比,形成有韵律感的叙事结构。
动作、情感和事件层面的节奏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动画作品的节奏风格。这种节奏风格是动画形式风格中难以用言语明确描述,却又清晰可见的一部分。特伟的短片动画充满丰富的韵律感,恰似古典诗词的结构方式;约翰·拉塞特作品的节奏充满孩子气的活泼,明快跳脱;布拉德·伯德的风格则更加细腻,注重表演节奏上的细微变化;宫崎骏常用史诗般宏伟推进的段落穿插舒缓静止的片段(被他称为“间”)来启发观众的思考;尤里·诺尔斯金以时而沉郁时而迷乱的节奏来传达诗意情绪;汤浅政明则用天马行空变化多端的节奏来传达后现代世界的光怪陆离……动画节奏往往成为创作者的一张名片,让我们清晰地判断作者的独特风格。
动画节奏的创作贯穿了剧作、导演、故事板创作、动作设计、声音设计、剪辑等动画创作中的多个环节,掌握好节奏并非易事,需要在动画创作全程中的精心设计。尽管如此,对动画节奏的设计,应成为我们自觉思考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创作工作中的不懈追求。
【注释】
[1]Vauclar J., Donnot J. Infant holding bias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hemispheric specialization for perceiving facial emotions. Neuropsychologia, 2005, 43 (4) : 564-571.
[2]Tarkovsky, A. Sculpting in Time. Translated by Blair-Hunter, K.,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Austin, 1986. P117
[3]Bordwell, D., Thompson, K.,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 p.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