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同步
动画节奏的另一作用,是通过节拍和步调的变化,逐渐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其身体的节奏与影片的节奏产生心理上的同步(Synchronization)。一些电影人将电影比喻为过山车(the Ride),观众的感受被过山车的运行情况所掌握,而且彼此同步。动画创作者往往通过构建不同的节奏关系,试图使观众的情绪跟随影片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例如在影片中浪漫抒情的段落,创作者往往通过降低影片的节奏速度,通过舒缓柔美的步调和节拍,让观众平静下来感受气氛。而在角色面临危机时,创作者往往通过快速和强烈的动作段落、更短的镜头、更明确的节拍感,让观众也产生紧张感。
一些电影创作人经常用“向前靠”(Lean Forward)和“向后靠”(Lean Back)形容观众观看电影时的两种状态。我们总是希望在影片中积累足够的张力,让观众情不自禁地后背离开座位,紧张地关注情节的进展,“向前靠”。当张力最终释放之时,我们又希望观众能满足地“向后靠”。这种张力和释放,很大程度上依赖影片不同部分的节奏变化来形成。
以《功夫熊猫3》的高潮段落为例,这个段落以反派天煞登上熊猫村峭壁的紧张的节奏开始。接下来熊猫村门口阿宝和天煞的对话,是让观众略喘一口气的喜剧段落。接下来天煞释放众多玉僵尸,和插科打诨的熊猫村诸人战成一团,节奏再一次加快,张力得以部分释放。接下来阿宝被天煞击败,节奏静止但戏剧张力进一步加强。阿宝骗过天煞来到灵界决斗,阿宝不断被挫败的快节奏段落,让张力更进一步。熊猫村诸人团结为阿宝伸出援手,节奏稍缓,让我们看到冲突解决的希望。再接下来是灵界中,阿宝辉煌地战胜天煞的快节奏段落。然后是节奏略舒缓的阿宝回归。这样,通过动作段落和喜剧段落穿插,快节奏段落和慢节奏段落的穿插,观众的情绪随着影片的推进而起伏,时而爆笑出声,时而又为角色的处境而担心。对于《功夫熊猫3》这样兼顾低年龄段观众的“合家欢”动作喜剧类型的动画电影来说,采用这样节奏交替的方式来构建高潮段落,让观众随着影片的节奏而发生情绪上的变化,是非常通用的处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