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赚到千亿级的动漫IP 红利——关于我国动漫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罗 岚
当动漫产业的竞争力由制作向内容倾斜,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官司一度暗流涌动。去年年底至今,业界不断爆出维权的重磅消息:《大圣归来》动画电影成功后,随之而出的真人版电影《大圣归来》出现真假猴王的知识产权纷争,目前正在河北省法院对簿公堂;凭《刀塔传奇》跻身全球手游企业年度创收榜前十的中清龙图A 股借壳上市之路,因为暴雪的一起侵权起诉于年底戛然而止;2016 年2 月22 日,“大头儿子”侵权案二审尘埃落定,杭州中院维持一审原判,认定央视动画有限公司侵权,需赔偿杭州大头儿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济损失126 万余元;2016 年3 月3 日,全国人大代表腾讯CEO 马化腾“两会”提案呼吁保护知识产权,因为“网络盗版是产业挥之不去的‘阴霾’,极大制约了数字内容产业生态的良性发展”;2016 年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回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
大案频出、“两会”聚焦,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热议、弹幕瞬间刷爆“朋友圈”。
按照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2015 年,我国动漫业产值突破1131 亿元,动漫消费能力、市场空间和产能均显示中国已成为毋庸置疑的动漫大国,不过,抢注、山寨、盗版等字眼同样刺耳醒目。日本文化厅自导自演了一项调查问卷,估算说日本动漫产业因盗版流通,在中国市场的年损失额约2300亿元。这个数据的可信度有待商榷,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给我们暗示了一个数据参考,即版权保护动辄带来的是成千亿级的经济红利。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成熟期的宠儿,更是大国重要的经济命脉——美国文化产业的GDP 占比超过30%、日本为20%、韩国占到15%,我国占比不足4%,未来空间可以无限想象。“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更是指明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要“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当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被高度聚焦,民族创新力迎来全新大考。对于已积累12 年能量的中国动漫产业,笔者认为,谈大发展,必须直面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课题,即如何才能赚到这千亿级的知识产权红利。
首先,来看一下我们动漫IP 保护存在的棚户区:
1.山寨盗版
漫步在学校周边小店、批发市场、街头闹市,随处可见动漫衍生品的山寨与盗版货,《熊出没》《喜羊羊》《灰太狼》《虹猫蓝兔》等知名国产动漫形象的毛绒玩具、童鞋等。正版质量好但价格较贵,而山寨版外形看似一样,价格却低很多,在孩子们眼里,只要是他们喜欢的动漫人物就OK,所以这些水货市场一度是动漫品牌流行的风向标,超过了动漫衍生品产业规模的半壁江山。发生在动漫衍生产品领域的侵权行为,极大地削弱了合法衍生产品开发商的市场竞争力,直接缩水动漫版权方的经济收益。有一个数据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出佐证:中国动漫衍生产品产值在整个动漫产值中占比30%,而美国、日本等动漫发达国家动漫衍生产品总值占比达到70%。作为一个动漫消费大国,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动漫衍生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的盗版规模。
熟悉“蓝猫”的都知道,动漫湘军崛起的标志性品牌“蓝猫”,在当年改变了洋卡通一统天下的尴尬格局,但是蓝猫最火的时候也是盗版蓝猫最猖獗的时候,据说十件产品中有八九件都是假冒伪劣产品。铺天盖地的盗版和山寨很快吞噬了蓝猫这一中国驰名品牌的市场美誉度。《蓝猫淘气3000 问》曾经创造并至今保持着吉尼斯世界最长动画记录,而盗版蓝猫产品的数量创造了另一项吉尼斯纪录,盗版业的繁荣瓜分了蓝猫的八成利润,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蓝猫品牌的衰退。
《超级女声》在芒果TV 华美回归,让我们想起金鹰卡通2005 年打造的第一个动漫品牌“超女娃娃”,当时盗版的超女娃娃成本低,铺货快,迅速蔓延整个市场,大量的正版衍生品却被积压,价值数百万的超女娃娃毛绒、糖塑胶玩具产品和饰品在仓库里积压近十年。一个原创动漫明星品牌瞬间被淹没在盗版的汪洋大海。
2.恶意抢注
关于商标的抢注行为,在众多领域内都十分棘手,动漫产业更不例外,市场上总有一群潜水者——依靠动漫作品的知名度而一本万利的商家,他们时刻盯着动漫企业关于动漫形象版权等方面保护的漏洞打时间差,提前抢注专利、域名及商标,鸠占鹊巢,守株待兔,等着分一杯羹。几乎所有知名动漫品牌都有被抢注的伤心事。

《爸爸去哪儿》及哪鹅
《爸爸去哪儿》是电视真人秀的现象级作品,改编的《爸爸去哪儿》动画版及哪鹅动漫形象广受欢迎。这部动画片是湖南金鹰卡通有限公司在获得韩国方和湖南卫视的授权后重新创作改编的作品,每年要付出一笔丰厚的授权金。作品在金鹰卡通卫视周播剧场播出时稳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的好成绩。2014 年《爸爸去哪儿》及主角哪鹅动画形象单品牌授权突破3000 万元,在行业内做到前三。但是,授权领域不断遭遇被恶意抢注的尴尬,从国家工商总局调集的数据显示,《爸爸去哪儿》文字及动漫形象被恶意抢注84次,涵盖化妆品、服饰、背包、食品等众多类别。一旦被恶意抢注,该类别的动画片衍生品便不能授权,如果你要收回自己的权利,需要花超出数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保守的预估,《爸爸去哪儿》每年因为被抢注导致的产业化经济损失至少在5000 万元以上。
知名动漫“猪猪侠”是一个特例。作品问世前,创作公司在45 类总类别里面挑选了服装、文具、食品、服务等几十个门类的“猪猪侠”商标进行注册保护,结果防不胜防,还是被某饲料企业恶意抢注了猪饲料商标。
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和《西游记》的动漫形象均被偷偷更换了国籍,被日本某株式会社恶意抢注。据透,日企注册我国名著相关的商标达数十个。试想,如果我们开发自己的民族经典,还需要日本人出具授权书,是否很滑稽?
3.克隆抄袭
知识产权保护的是原创,但这个防弹衣对克隆抄袭的作品不起任何效果。不过,有少数动漫企业与创作者却忽视了这一点,只想找到一条所谓的捷径,舍本逐末去克隆别人的创意、模式或是形象,结果自然是搬起石头砸坏自己的脚。因为《女神的新衣》涉嫌抄袭湖南快乐淘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享有版权和商标权的节目模式,2015 年10 月,快乐淘宝发起诉讼,向蓝色火焰、华录百纳等公司索赔8000 万人民币,最终以600 万元达成和解;想打擦边球的国产动画电影《汽车人总动员》,院线宣传海报涉嫌抄袭迪士尼口碑动漫《汽车总动员》,结果上映成为闹剧,引来网友无情抨击,票房惨淡;电视动画片《大嘴巴嘟嘟》被指“挪用”了《蜡笔小新》的桥段,《高铁侠》被指与《铁胆火车侠》神似,电视播出全线受阻,制作投入全部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见,一旦缺乏独立的灵魂,所有的作品便只能在市场上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无论是山寨盗版、恶意抢注还是克隆抄袭,发生在中国动漫产业领域的常规桥段,看起来能给极少数侵权人带来眼前利益,但是损害的不仅仅是版权所有者的合法利益与创作激情,而是影响整个动漫行业的产业生态与创新激情。一旦版权源头得不到有效保护,动漫IP 整体效益和衍生产值无法提高,动漫人的创作生命力受阻,整个行业无法实现健康、良性发展。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动漫IP 的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保护与创新的良性循环,为动漫IP 的盈利模式撑起法律与社会评价的保护伞,使这个千亿级规模的动漫IP 红利得以健康释放,让整个行业受益。为此,笔者通过多方调查与采访,借鉴国际动漫IP 保护的成功经验,认为必须解决三个层面的难题,即:版权保护法律体系如何完善?版权人自我保护意识如何提高?整个社会如何形成共识——高压严打的保护说到底是为了助力民族的文化创新,提升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品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