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逻辑分为情节逻辑、道具逻辑、镜头逻辑
故事是观众为什么去看你这部动画的主要原因,所以,故事逻辑性在动画片里面很重要。同理,虽然动画故事是凭空创作出来的,但却一定要讲求故事的逻辑性,即要有规律性和合理性。
在动画片里面每个镜头、每段音乐、每个动作、每个表情等,凡是每个你接触到的部分都是为故事服务的。所以在你使用一个很炫酷的镜头的时候,你要问问自己,你是想在这段故事当中表达一个很炫酷的意思,还是仅仅觉得应该用一下这个炫酷的镜头,即使他并不具有必要性。如果是后者,你就要好好考虑是否需要使用这个炫酷镜头来对剧情进行没有作用的帮助了。记住,你要呈现出来的任何东西都是要为剧情服务的。
关于什么是故事?主角如何克服重重障碍达到目的的过程就是故事的含义。那故事是怎么做到一波三折,让观众追看下去的呢?我们可以从情节逻辑方面进行分析。
动画故事分为起因、过程、结果。而影响这三个部分的主要元素为:人物、目标、障碍。那么从首要元素入手,如何选择小人物作故事的主角,成为了开篇的关键。
首先,要选定你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因为他在故事的最后一定都有一个成长和改变。所以根据这个规律,我们一般都会选择将一个小人物作为故事主角,让他有一个目标,并在经过故事的层层推进后,实现目标,从而得到成长的升华。
虽然是小人物,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他们对梦想的异于常人的坚持和执著。
为什么要选择小人物?这与观众的喜好有关。因为观众大多喜欢看小人物做大事情,而不喜欢看大人物做大事情。小人物更真实、更有同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观众很容易从主角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让他们深信只要你努力,平凡的你也会成功的道理。这正符合了观众观看影片的心理逻辑。
例如,《超能陆战队》里面的主角Hiro 小宏,他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大学都不上,喜欢用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在街头与他人竞技赌钱。直到有一天,哥哥带他参观了他们班的大学研究室后,激发了小宏的创造力和潜能,令他创造出了Microbots——超能变形拼装机器人。后来在他哥哥遇难和Microbots 被坏人偷走后,他和哥哥研究的机器人大白,一起寻找真凶。这个故事正是讲述的Hiro 小宏如何由一个街头小混混成长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是不是大人物就不能做主角?很多影片里不就是讲大人物的故事吗?其实大人物也可以做主角,只是要把他们变成小人物。
例如,《冰雪奇缘》里面的爱莎,就是一个国家的女王,一个大人物。但她并不开心,因为她天生拥有的魔法力量,却被他们国家视为巫术,不被人们接受。小的时候,还因为魔法伤害了妹妹安娜,所以她一直把魔法隐藏。但在登基那天,无意中被人们知道了这个秘密,爱莎只好一个人永远躲进深山中。从此,国家被冰雪和邻国的王子侵占,直到妹妹安娜历尽艰辛,终于找到爱莎,并与爱莎一起解破冰封,夺回王位。爱莎也从此成为了一个会魔法又令臣民爱戴的女王。
如果大家设想一下,将故事情节改为爱莎是一个有魔法的令臣民爱戴的女王,有一天她突然离开国家到深山躲起来。她的国家被冰封了,邻国王子准备侵占她的国家。她的妹妹安娜去找她,最后回来,一起夺回王位,这样的故事你会喜欢吗?估计不会。因为人物没有成长,只是做了件对于国王的她来说极为平常的事。所以观众会喜欢看小人物做大事,而不是大人物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