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构建故事结构

二、构建故事结构

迪士尼不仅创作了一部部动画长片,同时也推出了一个个生动的动画角色,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故事。这些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并不断地被传播和传承。迪士尼的动画长片总是适合阖家观赏。成人年相对来说比较便于沟通,怎样才能让孩子坐在电影院里一个半小时不愿意离开?迪士尼主创人员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首先,讲述一个有感染力的故事是关键,故事必须可信。这个可信性也是吸引孩子们兴趣、聚集观众的关键。然后是对情节的取舍,对影片结构的整合。我们不会在迪士尼的影片中看到大型的历史性结构的影片,比如《阿甘正传》或者《辛德勒名单》这样很沉重的题材。迪士尼制作主流电影就是为广大观众群——老少咸宜,适合全家观赏。我们只会看到乐佩公主回到了父母的身边,或者和王子开始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结局是孩子们所期盼的——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或是哪种文化背景之下。因此,实现理想——体味成长——克服弱点——亲情回归,是迪士尼剧本中的通用结构。而描述事件的笔墨取舍则是整合剧本时要重点考虑的。动画片《美女和野兽》里开篇以教堂的拼花玻璃窗作为引子,以闪回的方式讲述贝尔被野兽囚禁之前的故事,当我们初次看到她时,她就已经被囚禁在野兽城堡里了。《长发公主》中,公主被继母掳走,生活在高塔之上的情节被快速地浏览。剧情铺开的时候乐佩已经是14 岁的女孩了。

迪士尼的影片大都可归纳为三幕剧。在三幕剧结构中,第一幕是铺陈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介绍、戏剧性情境。通过一系列事件展现主角的戏剧性需求和他的选择。这个选择也许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恰恰是故事发展的契机。第一幕通常以转折事件结束。第二幕出现斗争和冲突,主角在这时已经为当初的不明智选择付出了代价,或者在为克服自己的缺陷而斗争。这时候观众与主角的心理状况是平行的:观众理解主角的心理挣扎和悔改;也在为主角未卜的前途而担忧。第三幕展示主角与反面角色发生斗争,这是最激烈的斗争状态,在这一幕中一方胜利,解决了问题。主角首先战胜了自己,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克服了一个最大的困难。末尾的时候主角可能已经成了一个英雄,被剧中人物崇拜;或者经历了这样的重大改变,主角内心成长,外在旅程可能回到原点,但是对生活、对亲情、对未来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准备重新启程。

由此可见,在结构故事之前,应该先安排好人物,包括人物背景情况,准备好有用的情节。形成一个有主人公、有激励事件、有多重冲突、有结局的完整剧本。类似这种结构在迪士尼的影片中是十分常见的。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