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是一种环境风险极大的危险废物,其产生和处置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医疗废物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此后中国对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将医疗废物列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重要危险废物,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来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置。目前中国的技术水平和管理体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发展方面,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中国以回转窑、固定床为核心的焚烧处置技术,和以高温蒸汽、化学、微波、高温干热等为核心的非焚烧处理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呈现出多种技术并举、焚烧技术和非焚烧技术并存的新局面。然而,这些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如何实现医疗废物的及时处理与有效分类,如何有效控制二噁英、汞等有毒有害二次污染物产生,如何抑制恶臭、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消毒效果不彻底的风险,等等。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全过程管理措施,实现医疗废物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等有机结合。

在医疗废物管理体系构建方面,国家环保及卫生健康等部门先后发布与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的文件几十项(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指南等)。尤其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针对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等技术管理文件,为基层医务人员、医疗废物处置人员及相关部门提供了技术指导依据;地方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也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协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完善应急处置协调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证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是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生态环境安全体系、城市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2020年年初,中央明确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这就要求相关方面充分吸收、吸取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医疗废物处置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补齐中国医疗废物技术和管理体系的短板。

随着中国医疗废物技术及管理体系的快速发展,已经要求我们从“借鉴国外经验”,转向自主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医疗技术管理体系。

本书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陈扬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从2003年“非典”发生至今,长期致力于医疗废物创新处置技术研发及管理实践,在医疗废物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构建等领域,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指导建设了多个试点示范工程,主导及参与编制了一系列国家、行业、团体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

《医疗废物创新处置技术及管理实践》一书,结合中国现状以及国际公约履约要求,全面透析国内新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各种医疗处置技术适用范围及特点,最终提出生命周期和全过程管理的理念。该书的出版不仅可供相关产学研领域人士参考,并可为研发医疗废物处理新技术、总结医疗废物管理新经验提供支撑,更有望助推未来中国医疗废物处置可持续环境管理进程。

2020年1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