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医疗废物分类减量的总体思路和源头分类原则

3.2.1 医疗废物分类减量的总体思路和源头分类原则

3.2.1.1 医疗废物分类减量的总体思路

目前,我国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管理不规范。由于监管措施不到位,存在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合存放、不同类别医疗废物混装的现象,对后续处置造成了较大环境风险。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理能力薄弱,普遍存在未进行分类隔离贮存、转运频率低、贮存时间长、违规自行处理处置等问题。

经综合分析可知,我国现行医疗废物处置和管理模式体现出如下特点。

(1)在规划建设方面实施集中处置、合理布局的总体思路。我国推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实施了以设区市为规划单元的建设思路。每个设区市都应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分布、服务人口等因素设置区域性收集、中转或处理处置医疗废物设施,实现每个县(市)都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鼓励发展医疗废物移动处置设施和预处理设施,为偏远地区提供就地处置服务。通过引进新技术、更新设备设施等措施,优化处置方式,补齐短板,大幅度提升现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处置能力,对各类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置。探索建立医疗废物跨区域集中处置的协作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2)在风险控制方面体现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医疗废物具有感染性、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等多种特点。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应在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并实施对人和环境的隔离;实施医疗废物从产生、分类收集、警示标记、密闭运送、暂时贮存到与运输单位或处置单位的交接、转运、贮存、无害化处置的整体流程,即从“摇篮”到“坟墓”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严格管理和控制。

3.2.1.2 医疗废物的源头分类原则

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的管理问题至关重要:一方面,它关系到能否切实消除医疗废物的感染性,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另一方面,不同的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技术需要医疗机构内部实施相应的科学分类。医疗废物的源头分类应坚持如下原则。

1)坚持风险控制的原则

医疗废物具有多种危险废物特性,实施科学的分类有利于更好地杜绝或切断致病微生物的传播。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切断致病微生物传播途径,规范分类收集、封口紧致可避免因医疗废物中致病微生物的扩散所带来的健康及环境风险。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有污染时或者疑有污染时,可对污染处进行消毒或者再加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可以说,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核心任务就是:一方面要在医疗废物产生源头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另一方面要兼顾后续处理处置技术的适用性,为处理处置医疗废物,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提供条件。

2)坚持与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相衔接的原则

不同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因此医疗废物的源头分类应切实考虑后续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的优点和缺陷,确保源头分类后的医疗废物与后续处置技术相适应。如果当地有焚烧、非焚烧、填埋等多种方式的废物处理手段,分类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来自化疗过程产生的废物、汞、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物质以及其他危险性化学物质是不能采用非焚烧技术进行处理的。只有经过良好分类的医疗废物在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方可达到效果好、费用省、环境友好的目的。

3)坚持医疗废物源头减量化原则

应正确区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能将本属于生活垃圾的废物混入医疗废物,也不应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中。根据WHO研究成果,医疗机构产生的废物中只有10%~25%是医疗废物。而实际上,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往往将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所有废物理解为医疗废物,这样直接造成需要处理处置的医疗废物量大大增加,不仅增加后续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的负担,也会造成二次污染,尤其是焚烧处置过程为更多二噁英/呋喃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提供了来源。

4)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坚持应急管理的分类方法和对应处理技术相适应的原则

疫情期间,因病原体携带者人数大量增加,医疗和为防疫而展开的准医疗活动相应加强,造成原有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增加;而且,临时医疗机构(如院外医疗场所)、集中隔离点等准医疗场所也会新增大量医疗护理类废物,使得医疗废物量激增。我国大部分区域医疗废物处理能力的冗余水平均不能承受此期间的冲击负荷,必然需要采用应急处理方法及时处置疫情期间产生的医疗废物。

为了推进医疗废物的源头管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希望通过行政管理和技术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医疗废物的源头管理。因此,应首先从源头入手,通过减少应用、综合利用、分类回收等措施,全面推进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在考虑医疗废物管理时,一方面要做到无害化和减量化,适当考虑资源化;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后期可处置的医疗废物类型,进行规范的分类管理。这就要求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并从精细化管理入手,制定医疗废物源头管理方法。如图3-1所示,医疗废物的源头管理是医疗废物生命周期管理的起点,其重要程度毋庸置疑。结合我国医疗废物管理领域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并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处置和减量化位点分析如图3-2所示。

图3-1 医疗废物源头管理流程

图3-2 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处置和减量化位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