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国外经验

6.1.1 国外经验

对于突发大规模疫情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部分发达国家及地区已制定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及配套机制,并呈现出不同特点。

1)美国

美国主要由国家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负责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行动指南,包括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指南。在埃博拉疫情期间,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了《埃博拉相关废物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医疗机构对涉疫情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及处置;《指南》中将埃博拉病毒污染(或者潜在污染)的废物划分为A类危险性感染类废物,并须依照相关法规进行消毒或焚烧。同时,地方政府的法规也在实际执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英国

英国公共卫生部主要负责突发疫情防控工作,并与环保部门协作开展医疗废物处置管理。2013年出台的技术指南《环境与可持续健康技术备忘录07-01: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中整理了各类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流程细节。在埃博拉疫情及新冠疫情中,英国发布的应急处置方案中的流程均参考该指南执行。

3)德国

德国在《医疗机构处置废物的执法协助》中,已对各类感染性医疗废物做了详细的区分,一般不会针对特定疫情发布医疗废物处置指南。疫情发生时,责任机构能迅速在条文中查找到对应的处置工艺及处置要求,并开展感染性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置工作。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为德国联邦卫生部下属咨询机构,在新冠疫情中,德国联邦政府根据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建议,宣布相关废弃物按照《医疗机构处置废物的执法协助》中18 01 03*类医疗废物的标准进行处置。

4)日本

日本环境省负责建立突发情况下的医疗废物处置应急机制。2009年的禽流感疫情和2019年的埃博拉疫情期间,日本环境省分别编制印发了《应对新型流感的废弃物处理对策指南》和《关于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的废弃物处理的通知》,指导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工作。新冠疫情期间,日本环境省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废弃物处理对策》等文件,并且专门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对策本部”负责疫情应对工作。

5)韩国

韩国针对突发疫情建立了传染病危机预警机制,由缓至急分为“关注”“注意”“警戒”“严重”四个级别。2015年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疫情时期,韩国制定了《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隔离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特别对策》,对医疗废物实行较以往更加严格的管理标准,如要求采用专用容器对医疗废物进行双重密封。新冠疫情期间,韩国于2020年1月28日制定《新型冠状病毒医疗废物管理的特别对策》,并于2020年2月23日将疫情预警提升至最高的“严重”级别,同时制定《新型冠状病毒医疗废物管理的特别对策》(第二版),补充了加强医疗废物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等内容。

6)新加坡

新加坡由国家感染预防和控制委员会负责突发疫情防控工作。2017年该委员会基于埃博拉疫情的防控经验编写了《新加坡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指南》,对全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给予指导。新冠疫情期间,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EA)颁布了《非医疗商业场所接触COVID-19确诊病例区域环境清洁和消毒暂行指南》,并提出了相关针对性建议。

在历次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为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医疗废物管理覆盖范围做了进一步明确。法国规定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包含三类来源:①医疗机构产生的废物;②分散的防疫和医疗部门产生的医疗废物;③居家自我治疗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英国则规定,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的对象为:①产生于确诊或疑似患者(不论致病因子是否已知),以及可能含有病原体的废物;②产生于未确诊但怀疑有感染、存在潜在感染风险的患者。欧盟规定埃博拉疫情期间的医疗废物管理对象为:①在护理疑似或确诊埃博拉患者时,使用后废弃的利器、敷料和其他用品;②对疑似或确诊埃博拉患者的样本进行临床实验室检测的废弃用品;③对疑似或确诊的埃博拉病毒污染空间(例如病房,飞机、救护车和其他车辆,机场和其他交通设施,住宅等)保洁产生的废物;④在疑似或确认的埃博拉病毒污染环境工作后,拆除和丢弃的一次性个人防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