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化学消毒处理技术分析

5.2.4 化学消毒处理技术分析

(1)对干化学消毒处理技术而言,关键是必须采用高效的化学消毒剂,并应确保所选药剂的浓度以及进行检测的细菌、病毒、真菌含量保持正常水平,以达到要求的消毒效果。所采用的干化学消毒剂中氧化钙的含量应为90%以上,氧化钙粒径不应大于200目;干化学消毒剂投加量应大于0.075~0.12 kg干化学消毒剂/kg医疗废物,喷水比例为0.006~0.013 kg/kg医疗废物,确保消毒温度≥90℃以上,反应控制的强碱性环境p H在11.0~12.5范围内;干化学消毒剂与破碎后的医疗废物总计接触反应时间>120 min。

(2)对干化学消毒处理技术而言,环氧乙烷纯度应大于99.9%,环氧乙烷浓度应为≥900 mg/L,消毒温度应控制在(54±2)℃范围内,消毒时间应≥4 h,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80%范围内,初始压力为-80 kPa的真空环境。消毒后的医疗废物应暂存解析15~30 min,暂存解析应在负压状态下运行,环氧乙烷解析室废气经统一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3)化学消毒处理工艺应采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B.subtilis ATCC 9372)作为生物指示剂,其杀灭对数值应≥4.00。

(4)应加强其他污染控制,如恶臭、颗粒物和VOCs等,应采取必要的尾气净化措施,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