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技术分析与评估

2.1.1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技术分析与评估

医疗废物焚烧设施通常包括废物进料、焚烧、烟气净化和残渣处理等系统。不同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所采取的废物准备和供给、废物焚烧以及烟气净化设施会有所不同,因此,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技术呈现出多种不同形式的组合。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硬件构成及污染物控制措施如图2-1所示。

图2-1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硬件构成及污染物控制措施

由图2-1可知,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充分体现了各个系统的不同功能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衔接性。因此,对于一套设施的性能评价一方面要结合焚烧工艺的总体系统构成特点来考证,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不同的焚烧设施配置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具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回转窑焚烧炉技术成熟,适合各种不同物态(固态、液态、半固态)及形状(颗粒、粉状、块状)的废物处理,二次污染少,但因其一次性投资大,用于焚烧医疗废物时运行费用高,主要应用于规模大于10~15 t/d的医疗废物处置或者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统筹处置的项目。具有适应性强、运行稳定等特点,适合较大的城市和地区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在焚烧技术中,回转窑技术处置效果最好,较适合连续运转,但处置费用较高。国产回转窑式医疗废物焚烧炉存在的问题是,点火升温和停炉降温时间较长,连续运转时间短,运行费偏高;在焚烧过程中,辅助燃料消耗量也较大;耐火材料等材质档次低,运营经验少。

固定床焚烧炉适合处理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和药物性的废物。对于一般体积不大的病理性废物也有一定的适应性,但由于一燃室温度低,对于体积较大的病理性废物或药物性废物,会产生焚烧不完全的现象。因此,其应用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固定床焚烧炉适合处置量为1.5~8.0 t/d的中小规模医疗废物焚烧,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处置成本低等特点,但缺少完善成熟的烟气净化系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相对而言,近年来热解焚烧技术发展较快,并在加拿大、美国、英国和墨西哥等国使用,效果很好。目前,热解焚烧技术在国外处置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领域得到较多使用。中国目前生产并投入运行的城市医疗废物焚烧炉较多地采用了热解气化焚烧技术。热解气化焚烧处置技术在处置效果和处置成本方面均有较大优点,具有燃尽率高、辅助燃料消耗量小、产生的烟气量少、烟气中污染物浓度低、后处置的负荷较小和粉尘夹带很少等优点。但热解焚烧的技术设备差异较大,难以实现稳定燃烧和良好的自控性能。热解段、燃烧段、燃尽段相互影响,在实际运营中往往由于进料状态与设计相差太大、自控系统难以调控到理想状态、尾气系统负荷频繁变化等原因,也演变成为固定炉床的过氧燃烧,实际效果不理想,门槛较低,技术市场混乱。

炉排焚烧炉因存在焚烧物燃尽率低,辅助燃料消耗量大等缺点目前应用已不多见。另外,考虑到安全问题,应禁止仅配置单燃烧室的炉排炉应用于医疗废物处置。

高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处置医疗废物效果明显,其主要的特点是在超高温下焚烧难降解危险废物(PCBs等),用于医疗废物尚不能充分发挥其特点。此外,高额的建设和运营费用也限制了其在医疗废物处置领域的应用。

除了以上炉型所涉及的主体设施外,还应包括围绕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的其他辅助设备。对于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用于某些特殊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以及偏远地区的区县城市使用的小型焚烧炉,应在连续进料、烟气净化、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予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