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医疗废物处置技术选择指标

2.2.1 医疗废物处置技术选择指标

我国医疗废物领域履行POPs公约的实质是减少其焚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目前,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既满足国际公约要求,有符合国情的医疗处置技术和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可持续环境管理。医疗物处置有多种技术路线,众多的技术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性。推进一项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在一个地区的应用应综合国际公约以及国际组织关于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应用的选择标准,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经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技术应用状况,认为一项技术的选择应考虑如下因素:

(1)环境目标可达性(environmental desirability)。指采取的废物处置技术和管理能力能够确保公共健康和环境安全。

(2)管理持续性(administrative diligence)。指相应的管理能力能够确保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得以落实并长期有效,重点为环境影响情况。

(3)经济有效性(economic effectiveness)。指采取的处置技术和管理手段成本有效性,并同时考虑了废物本身的经济价值。

(4)社会可接受性和有效性(social acceptability and equity)。指采取的处置技术和管理手段能够为当地社会所支持和接受,包括废物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技术的选择,美国和欧洲的医疗废物无害化组织在其医疗废物处置技术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有废物处置能力、处置废物的类型、微生物灭活效率、污染物排放、政策接受水平、空间要求、附属设施要求、废物减量、职业安全和健康、噪声和恶臭、自动控制、技术可靠性、商业化水平、技术和设备提供商背景、成本、社会及公众接受程度等。

围绕以上考虑因素,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医疗废物处置技术选择过程中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医疗废物处置技术选择考虑的指标体系,见表2-3。

表2-3 医疗废物处置技术选择考虑的指标体系

(续表)

表2-3列出了在进行技术选择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关于其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1)技术性能指标A

A1—处置规模适宜性:指医疗废物处置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按所能处置废物的量处置。

A2—处置效果有效性:指处置医疗废物所能达到杀灭病原性微生物的效率、减容减量毁形程度及后续处置要求。

A3—处置废物适用性:指处置技术对各种医疗废物类型的适用范围。A4—系统配置完备性:指处置设施应具备的全套设备和单元情况。

A5—单元设计先进性:指各个处置单元的先进程度。

A6—自动化控制水平:指处置设施对相关工况参数和运行参数实现制动化控制的程度。

A7—处置设施的安全性:医疗废物处置系统要有完备的应急保护方案,在突发紧急事故时,可以通过设置由工作区监视系统、分级报警显示、联动自锁装置、应急供电及设备等组成的应急安全系统,以确保系统的安全。

A8—须配套的基础设施:主要指除了主体设备和附属设备外,还须配套哪些其他设施,如供水、供电、二次污染物处置等。

A9—节能性能情况:通常用处置单位废物量所消耗的能源量来衡量处置系统能耗性能。

A10—处置设施的易操作性:主要体现在处置操作难易程度、操作强度大小及操作时间长短等。

A11—监管手段可实现性:主要结合处置技术水平,考虑地方的实施监管硬件和软件条件的可实现程度。

2)环境影响指标B

B1—产生有毒有害污染物风险:各种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均会或多或少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或固体污染物等对环境危害的可能性大小。

B2—产生二次污染物风险:指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经污染控制装置处置之后排放,排放物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可能性大小。通常用污染控制装置出口的排放物种类和浓度来反映。

B3—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指在处置过程中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可能性大小和危害后果,不安全因素包括有毒有害物的危害和危险性作业的危害,如机械性损伤、热表面烫伤、辐射、化学性伤害及病原体感染等。

B4—对周围居民环境影响风险:指处置活动对周围居民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大小。

B5—生态环境影响风险:指在医疗废物处置活动中产生或排放的有害物对处置单位所在地的土壤、水体、大气等生态环境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

3)经济性能指标C

C1—建设成本:指估算项目所投入的总资金,包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及建设期内分年资金需要量。

C2—运行成本:指项目生产运营支出的各种费用。通常用单位废物量处置成本和总成本费用反映成本费用多少。

C3—收益水平:收益水平反映了项目盈利能力的高低。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是主要的盈利性指标。

4)社会条件指标D

D1—公众可接受程度:指公众根据对医疗废物处置方式和工艺技术方案的认知,所表现出的排斥性大小或认可接受程度。

D2—政策允许程度:指所选用的处置技术得到国家以及地方相关标准和法规认可或偏向性程度。

D3—选址难易程度:针对备选医疗废物处置技术,项目所在地可用场地条件与选址要求相匹配、相适应程度。

D4—技术获取难易程度:技术获取难易程度与技术供应商背景、技术商品化程度、技术引进方式及国产化程度等有关。

而每个方面又各自包含了许多指标因素,其中既有定量指标因素,又有定性指标因素。这些因素均反映了技术方案评价的整体性、综合性、相关性和阶层性特征。实际上,一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将最终要体现在工程上。同时,医疗废物处置工程技术方案的综合评价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技术、经济、环境及社会制约等多个方面。基于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所存在的问题,正如前面所述,现在运行的处置设施在推进其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严格控制二噁英排放的特定背景下,如何针对现有源和新源采取相应的技术优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