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依据

3.1.2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依据

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为五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材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高分子废物、玻璃废物、织物废物、金属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和其他废物。

1)高分子废物

高分子废物主要包括塑料、乳胶和橡胶等废物。医疗机构内部产生的高分子废物的常见来源包括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输血器、一次性窥器、一次性手套、乳胶手套、引流管、血液管路、透析器、吸痰管、输氧管、呼吸机和麻醉机管路、导尿管、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手术衣、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铺单和垫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和利器盒等。

高分子废物中的塑料主要包括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和聚氯乙烯4种化学物质,其中以聚乙烯材料的塑料废物占比例最大。4种主要医用塑料的化学成分及性质见表3-1。主要常见塑料医疗废物和相应的原料组分见表3-2。

表3-1 4种主要医用塑料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wt%

表3-2 常见塑料医疗废物和相应的原料组分

2)玻璃废物

医疗废物中常见的玻璃废物主要有载玻片、盖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3)织物废物

织物废物常见组分包括被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的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尿垫、绷带、棉纤维类敷料;废弃的污染手术衣、隔离衣等。

4)金属废物

金属废物常见组分包括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手术锯、备皮刀、口腔科镊子、探针、导丝、钢钉以及废弃的手术器械等。

5)病理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常见组分包括: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器官;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蜡块等。

6)药理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常见组分包括:批量废弃的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有细胞毒性和遗传毒药药物残留药物的药瓶、输液瓶以及手套等。

7)化学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包括废弃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化学品,其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的诊断、清洁、灭菌和维护等工作中。化学性废物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甲醛。甲醛是医疗机构化学性废物的重要来源,在病理、解剖、诊断、防腐及护理科室常被用来清扫或消毒设备、保存标本。甲醛属于液态传染性废物。

(2)废显影液、定影液。定影液主要含有5%~10%的对苯二酚、1%~5%的氢氧化钾和少于1%的银;显影液主要含有45%的戊二酸醛;乙酸在显影液、定影液中均有使用。因成像技术的发展,目前该类化学品使用量比较少。

(3)溶剂。含有溶剂的废物来源于病理室、解剖室、组织实验室等医院的多个部门。医院使用的溶剂包括二氯甲烷、氯化物、三氯乙烯、制冷剂等卤化物和二甲苯、甲醇、丙酮、异丙醇、甲苯、氰化甲烷等非卤化物。

(4)环氧乙烷。属气体类废物,因其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故大多数不宜用高温高压、浸泡类灭菌的物品均可用环氧乙烷消毒和灭菌。如部分医疗器械、文件、腔镜等。主要在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中心(室)使用。

(5)化学消毒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

8)重金属废物

含有高浓度重金属废物的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化学品废物,此类废物通常是剧毒的。医疗废物中常见的重金属主要是汞,来源于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医疗设备破损的溢出物以及口腔科银汞合金或银汞胶囊使用后的残留物。此外,还包括医疗机构废弃电池产生的含镉废物等。

9)放射性废物

放射性废物是指在应用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实践中产生的放射性活度超过国家规定值的医疗废物,该种废物包括在医疗服务中所使用的放射物质及释放的医疗废物。

医疗机构和相关医学实验室产生的医疗废物从产生源至最终处置是一条单向的废物流。医疗废物进入废物流后,不可逆地通过各个环节到达最终处置端,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才离开废物流。在这一过程中,废物处理得越早,越有可能减少管理的成本;同时,进入废物流的医疗废物越少,管理和处理处置成本及对环境的危害就越低。从狭义范围分析,在医疗废物产生源头减少废物的生成;在终末处置时,减少有毒、有害物质排入环境,是有效的减量化措施。从广义范围分析,选择使用可循环使用的物品是减量化的关键,采用安全无毒的物品替代也是有效的减量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