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建立健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管理体系
结合国家公约和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应从全过程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医疗废物生命周期和全过程管理体系建设。中国医疗废物技术管理体系构建框架建议如图1-3所示。
图1-3切实体现出生命周期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所谓生命周期管理是指针对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收集、分类、包装、暂存、运输、处理、处置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全过程管理是从环境管理的过程来说的,即针对一项技术研发后的技术认证、技术应用环节的工程建设、建设后设施的运行管理、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以及配合设施运行和监督管理所实施的监测管理。通过该过程,全面推进建立一个满足环境、经济、社会以及公众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促进医疗废物可持续管理。
图1-3 中国医疗废物技术管理体系构建框架建议
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应是一个从源头开始,一直到安全处置结束的全过程,其核心内容是要根据焚烧和非焚烧两类技术的不同特点,切实从技术适用型角度出发,从源头开展,做好医疗废物的减量、分类和包装工作,全面推进源头分类与后期处置技术应用相衔接;另外,还要从废物的产生和处置流程中,做好其暂存和运输工作,消除其感染性威胁。应围绕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整个生命周期的实际管理工作需要,国家应从技术选择、工程建设、设施运行、监督管理以及监测管理等角度出发,建章立制,结合现行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制定适用于不同环节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还要切实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能力建设,包括医疗废物收集、分类、包装、运输、处置等整个过程相关人员的能力提升问题;二是经济运行机制,应做到在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工程建设、设施运营等过程有足够的经济支撑,确保整个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过程稳定运行。
此外,应根据中国履约要求,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领域的BAT/BEP。采用BAT/BEP是中国未来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必由之路,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如焚烧、热解、高温蒸汽、化学消毒、微波等技术的实际应用出发,在全面开展BAT/BEP示范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BAT/BEP导则,从技术应用、工程建设和设施运行管理等角度,为医疗废物领域BAT/BEP的定义和推广应用提供管理基础。另外,结合中国医疗废物管理领域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明确医疗废物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以便进一步促进医疗废物生命周期和全过程管理理念的理解。
统筹建设以城市为核心的医疗废物处理模式,推进医疗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实践应用,各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产生到废物处置单位的处置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不同单位、不同管理部门分别担负不同的管理职责。
2020年4月29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加强对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环节的监督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应依法对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并将其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集中处置;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则应及时收集、运输和处置医疗废物。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时,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环境卫生、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应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依法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统筹做好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保障所需的车辆、场地、处置设施和防护物资。
可见,明确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各个责任主体,实现有效分工,分解任务,对于实现城市医疗废物的统一和协调管理,避免因责权利不清造成各种疏漏,是防止医疗废物危害公众健康、污染环境的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