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POPs公约对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要求
POPs公约指出,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中容易产生PCDD(多氯代二苯)、PCDF(多氯二苯并呋喃)、HCB(六氯苯)、PCBs(多氯联苯)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其他微量重金属污染物。其中,二噁英等作为人为无意产生和排放的POPs物质列入POPs公约附件C中。在二噁英减排时间方面,按公约要求,各缔约方应在公约生效的两年内制定实施计划,并在公约对该缔约方生效后不晚于4年内提出针对包括医疗废物焚烧在内的重点源的新源分阶段实施最佳可行技术。
POPs公约提出了5个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①消除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②支持向使用较安全的POPs替代品过渡;③采取行动对更多POPs实施控制;④清除堆存的POPs,并清理含POPs的设备;⑤发动各方面力量,致力于POPs的消除。
上述目标①和目标②与医疗废物有直接关系。在目标①中,PCDD、PCDF、PCB和HCB为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过程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研究表明,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医疗废物中存在烃类和芳香族高分子物质,在有氯元素和铜、铁、铝等金属物质存在的条件下,经过非理想条件焚烧而发生的。因此,在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方面,POPs公约要求采用BAT/BEP,以有效减少POPs的排放。在公约第五部分附件C中给出了BAT/BEP的一般性预防措施,与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的有用措施包括:①采用易实现减量化的技术;②采用危险性较小的物质实施医疗废物处置;③改进废物管理,停止以露天方式和以其他不加控制的方式进行废物焚烧;④在考虑建设新的废物处置措施时,应优先考焚烧替代办法;⑤减少医疗废物处置中污染物的排放量。
公约行动守则对BAT/BEP的具体落实和推广给予了详细的介绍。现将与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有关的主要内容概况总结如下:①推进政府立法。各国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管理办法,实现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有法可依,并符合公约要求;②建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确定和POPs产生有关的医疗废物类型;③推进医疗废物源头减量,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减少医疗过程中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④减少含氯医疗用品的使用,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医疗器具;⑤建立有效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在分类、收集、包装、转运、暂存过程中,尽量减少包装物,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重复使用可利用的包装物,减少塑料包装物;⑥对医疗废物进行科学分类,应选择与处置方式相适应的医疗废物分类方法;⑦慎建和减少建设医疗废物焚烧炉,减少采用焚烧处置的医疗废物的数量;⑧在满足公共卫生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倡资源回收利用;⑨关注科技进步,推进采用新技术,替代已过时的不合理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⑩公约缔约方以及各国政府应支持开发和推广废物减量化技术研究,推进环境友好的处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为推进公约的实施,基于POPs公约第五部分附件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POPs公约秘书处制定了《最佳可行技术与最佳环境实践导则》(以下简称“BAT/BEP导则”),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尽快采用最佳可行技术(BAT)和最佳环境实践(BEP)。根据BAT/BEP导则,焚烧技术是医疗废物处置最为成熟的技术,但是公约也把焚烧炉作为具有较大环境风险的处置装置,并对主流焚烧技术,如回转窑、热解、流化床等焚烧炉的工艺设计和运行参数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也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分类、贮存、运输、处理及最终处置过程提出了详细的要求。该导则也对医疗废物处置焚烧替代技术进行了论述,如高温蒸汽、微波和化学处理等,提出了新建处置设施时应优先考虑替代技术。综合分析BAT/BEP导则的核心理念,BAT/BEP的实质是要兼顾两方面问题,即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即如何推进技术和管理的有效结合背景下减少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排放。2000年以来,在POPs公约等国际公约履约外部压力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内部压力共同驱动下,各国和地区对焚烧设施实行了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非焚烧设施已基本代替了原有小型焚烧设施,新建设施也首要采用无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的非焚烧技术。
POPs公约于2004年11月11日对中国正式生效。2007年4月14日,国务院批复实施的“关于履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开始实施,并针对新源和现有源分别做出了相应的规定。针对新源,该实施计划指出,“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重点行业新源排放标准,将二噁英列入污染控制指标”。该实施计划也指出,“要减少和消除无意产生POPs排放”的行动,具体目标为:“到2008年,基本建立无意识产生POPs重点行业有效实施BAT/BEP的管理体系,实现对重点行业新源应用BAT,促进BEP”。针对现有源,该实施计划指出,“到2010年要初步建立和完善重点行业现有源的排放标准,将二噁英列入污染控制指标”。医疗废物焚烧属于无意产生POPs排放源。2012年1月,我国已按实施计划发布了《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对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最佳可行工艺进行了介绍,并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