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医疗废物补短板技术需求
目前,在医疗废物处理方面,主要有高温焚烧处置技术、非焚烧处置技术和其他技术等。其中,高温焚烧技术主要有以下不足:首先,焚烧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其次,处置系统一次性投资相对较大,运行费用较高;再次,焚烧处置项目有防护距离要求,选址难;最后,焚烧残余物极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对于非焚烧处置技术而言,其使用范围存在局限性。其他技术中如等离子体法,存在投资、运行成本较高,具体操作难度大、技术性强,处置技术整体的成熟性尚待研究。
在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方面存在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协同处置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新冠疫情暴发期间,全国医疗废物产生量迅速增长,疫情严重地区医疗废物产生量激增,转运车辆、转运箱、应急处置设施等储备明显不足。生态环境部举全系统之力在全国范围内调集设施设备驰援湖北,方才解决湖北省及武汉市医疗废物积压问题。目前,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多以设区市为单位规划建设。在收集运输过程中,医疗废物需要跨县区长距离运输,运距从几十到上百公里不等,容易造成医疗废物散落、泄漏,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和传染性疾病的扩散。对于医疗废物消毒后的残渣随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这种方式不仅没有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且大量占用土地是把污染源留存给子孙后代的危险做法,也不符合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置原则。相对于医疗废物产生量的快速增加,部分城市集中处置能力的提升较为迟缓。同时,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医疗废物未得到妥善处置。我国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体系基本覆盖了城市建成区及大部分东部农村区域,中西部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医疗废物由于产生源分散、产生量小、运输距离远、交通不便等因素,尚未纳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在医疗废物处置方面,智慧化处理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愈加多元化的智能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医疗废物处理领域,在智慧废物处理管控与引导、设施运维管理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如何进一步利用多元化的智慧垃圾处置相关技术解决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新兴技术应用落地,提升医疗废物处置安全性和效率等仍需要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