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遗传与癌症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癌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它不像地中海贫血或其他遗传性疾病那样,有明显的遗传规律。但癌症确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或者说是多基因遗传,如果我们的父亲或母亲等直系亲属患癌,那子女患癌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但并不一定就患癌,只是属于高危人群,只要认真预防是可以避免的。
遗传因素我们不能选择,但是防癌措施我们能够做到。由于遗传易感性假如你50多岁可能患上癌症,一生中注意致癌因素的预防,你可能80岁以后才得或者是不得癌症。
所以癌症本身并不会直接遗传,但是如果家族中有癌症的近亲,相对患癌症的概率就会高一些。平时注意防止致癌因素的损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要过度劳累和熬夜,会减少癌症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流行病学和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发展,发现的确有部分肿瘤存在家族遗传性,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活习惯的原因,也有遗传基因突变的原因。家族性不等于遗传,遗传下来的不是肿瘤本身,而是风险基因。多数癌症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让家族成员容易出现相同的癌症。家族患癌尤其是直系亲属患癌,其子女或近亲都是高危人群,尤其是家族性大肠息肉很容易遗传而发生癌变。
美国癌症协会认为,只有.5%~10%.的癌症病例与遗传性基因出错有关。癌症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癌症主要还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后天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有六类癌症的遗传概率较高,假如直系亲属有人得过这些癌症,要引起高度警惕。
(1)直肠癌、结肠癌:有一种称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的疾病,很容易发展成为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据观察,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导致的结肠癌,其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可能性高达50%。
(2)乳腺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
(3)肺癌:流行病学报告显示,一个人的近亲中有患肺癌的,虽然他不吸烟,其患肺癌的风险也比一般人要高14倍。日本学者调查发现,在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35.8%的患者有家族史;肺泡细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高达58.3%。
(4)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多发的恶性肿瘤,常常见到祖孙几代有这种病。
(5)甲状腺癌:临床中发现,如果家族中一级亲属(比如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姐妹)中有3例或3例以上患者,那么,这个家族具有遗传性的概率会超过94%。
(6)肝癌:肝癌也有遗传易感性,并从基因水平证实。肝癌遗传易感性最明显的临床特征就是家族史,即在同一个家族的数代中,有多个肝癌患者,其家族患肝癌概率高于普通家族。
随着医学、生物学和相关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临床上对于常见的致癌基因变异,已经有相对应的检测技术,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尽早发现癌症并建立治疗方案。而家族遗传性癌症由于其特殊的原因,尽早做检查更为重要。
如果把遗传带来的癌症相关基因突变比作是埋在身体里的一粒种子,那么后天致癌因素的刺激才是让这粒种子成活、生根发芽的“控制开关”。虽然无法改变遗传与年龄因素,但可以改变生活方式,不让这个“开关”被按下。为此应该做到:远离致癌物,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和运动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