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如何调节饮食营养
恶性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所以要注意营养均衡,患者膳食指导原则:.
(1)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2)保持适宜的、相对稳定的体重。
(3)食物的选择应多样化。
(4)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5)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
(6)多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7)限制精制糖摄入。
(8)癌症患者抗癌治疗期和康复期膳食摄入不足,在经膳食指导仍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时,建议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癌症术后饮食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对于可以正常饮食的患者,在保证蛋白质摄入的前提下,原来能吃什么,术后同样可以吃。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细胞的基础营养素。蛋白质分为两类: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建议多补充动物蛋白,比如瘦肉、鱼、蛋、奶等,因为其分子结构小,营养价值高。每人每天可按1千克体重补充1~2克的标准进行蛋白质摄入,一个体重5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吃25~50克瘦肉即可。还有一类是植物蛋白,比如豆浆、蛋白粉等,如果胃肠手术后食欲不好,难以通过食物摄取足够蛋白质,蛋白粉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术后是否需要蛋白粉,要根据具体饮食情况选择。
对手术后正在进行放疗、化疗的患者,应按正常的饮食规律予以补充,不能因为不良反应强烈而减少饮食。应选择清淡的食品,少食油腻的温热食品;煎、炸、烤的食物,以及腌制的咸鱼、咸肉等应尽量避免,消化道肿瘤、肝胆肿瘤患者更应注意,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合成。
2017年8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提倡患者多吃富含铁、维生素C、维生素E、硒、β-胡萝卜素等的食物(见表6-1、6-2、6-3、6-4、6-5)。







夏天湿度大,要谨防食物发生霉变,尤其是霉变的土豆、花生等,以及黄曲霉素超标的花生油,绝对不能吃。
要多吃当季的天然抗癌食物,如红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番茄等,尤其是红薯,被称为“抗癌之王”。很多人不知道,红薯去皮后里面那一层抗癌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吃多了有些肿瘤患者会腹泻。
建议癌症患者少吃酸性食物,多吃碱性食物。一项600位癌症患者体液分布的研究显示,85%的癌症患者属于酸性体质。健康人的血液应该是呈弱碱性的,pH7.35~7.45。婴儿也是属于弱碱性的体质。成长期的成人有体质酸化的现象。因此,使体质维持在弱碱性就是远离癌症的第一步。
常见食物的酸碱性如下:
(1)强酸性食品:蛋黄、奶酪、糖类、乌鱼子、金枪鱼、比目鱼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羊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3)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啤酒、白酒、油炸豆腐、巧克力、海苔、文蛤、章鱼、泥鳅。
(4)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番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6)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尤其是天然绿藻富含叶绿素,是不错的碱性健康食品,但饮茶不宜过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