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在癌症发病及预后中的作用

一、心理暗示在癌症发病及预后中的作用

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人在心理上受到重大创伤或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工作生活发生重大变故,如配偶、子女意外死亡或离婚、车祸,包括自己被诊断为癌症,会在内心深处打上深深的烙印,这种潜意识的伤害通过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很容易使健康人患病或患病后使病情加重或死亡。

在强烈的死亡心理暗示下,再加上癌症病痛的折磨和治疗的痛苦,会加速病情进展,甚至导致死亡。心理因素的作用关系到癌症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一位哲人曾说:“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恶劣的心境,恶劣的心境对健康的损害比病菌、病毒厉害得多。”

有这样一个病例:湖南某地一位年仅49岁的陈姓男子,因陪同朋友去医院体检,顺便给自己做了腹部B超,结果发现肝部有肿块,该男子怀疑B超有误,第二天再次来到医院复诊,经过一系列检查,最后确诊为肝癌中晚期。陈姓男子顿时感到五雷轰顶一般,极度恐惧、绝望,回到家中不吃不喝,第三天清晨,家人发现他躺在床上已停止了呼吸。由此可见,恶劣的心境对人的伤害有时是致命的。

还有一位女士,40多岁,生活优越。由于近期总是右上腹疼痛,食欲不好,因有乙肝病史,到医院经CT检查发现肝部肿块,后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肝癌。回去在网上一查,肝癌是“癌中之王”。虽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她的心里却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恐惧,加上她性格比较内向,所以十分难过。恐惧、绝望的心理使她终日泪流满面。面临死亡的不良心理暗示让她吃不下、睡不着,因此疾病发展很快,尽管医生多方救治了,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这就是不良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如果患者每时每刻都在想我将很快就要离开这个留恋的家庭、留恋的世界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使病情很快恶化,这在癌症患者中很常见。

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头脑中深刻的烙印是“得了癌症就没救了”,缺乏对癌症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对抗癌知识的了解。二是确诊为癌症后,要面临手术、化疗、放疗等一系列治疗,恐惧心理难以消除。对于任何一个患者来说,要消除恐惧心理都是很困难的。很多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却很难改变,经常吃不下、睡不着。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注意力很难转移到别的事情上,这时就会围绕癌症的后果及死亡之后的事情进行思考。一个问题会反复思考,有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好像死亡就在眼前了,自己越想越害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怎么可能睡得着呢?使用各种方法,仍然难以改善睡眠质量,免疫力极度下降,身体又怎么能顶得住呢?

一般患者确诊后有一个心理接受过程,有的患者很快接受现实,调整情绪;有的患者从此心理压力巨大,难以解脱。患者在从有症状、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的各个阶段心理状态都是不同的。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有的患者惊叹:“哎呀,我的这种病只有30% 的5年生存率,完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5年生存率只是一个统计概念,并不指某个患者的生死结局,5年生存率是一个对总体人群的预估、预期,对于个体而言,虽然是同一种肿瘤,但每个人还是有个体差异的。即使5年生存率仅有5%的胰腺癌,也有可能术后生存5年以上(临床治愈)。因此,面对肿瘤,不要盲目恐慌或者轻易放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