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影像学检查
(1)X线拍片检查:适用于检查那些很容易透过X线的和不容易透过X线的组织,直接可以拍平片的如肺、骨骼等部位的疾病,包括这些部位的肿瘤。
(2)X线造影检查:胃肠透过X线的能力与周围的组织差不多,直接拍照不容易查出肿瘤。但可以口服或从肛门灌入一种不透X线的钡剂,以此来观察胃肠的轮廓、胃肠壁的柔韧度、黏膜的光滑度,比如胃里的钡剂显影凹进去一块,则表示胃壁有一块突出的东西,即肿块。反之,钡剂显影凸显出一块则表示胃壁上有一处凹陷,即溃疡。用于诊断胃肠道的肿瘤亦很有效。
(3)CT检查:主要用于肺、肝、胆、脾、胰腺、双肾、脑等实质性器官的检查。很小的癌肿只要它的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稍有差异,便能被清晰地显示出来。就像切萝卜片,看看萝卜里面有没有坏的地方。
增强CT扫描的技术是经静脉注入某种不透X线的造影剂,造影剂进入血管后能显示疾病部位的血液供应情况,使疾病部位显示更加清晰,如在肝脏的增强CT检查中见病灶动脉显像期造影剂快速充盈,静脉显像期造影剂迟迟退出者,即所谓“快进缓退”者,基本即可确定为肝癌。尽管影像医学本身为“定位”的诊断方法,但已在相当程度上有了“定性”的价值。如在CT检查中见肺部病灶呈分叶状且有毛刺的,便可确定为肺癌等。
在实体器官的检查手段中,如肝、脾、胰腺、肺、肾、脑等,CT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CT其实相当于一个人体截面的拍照技术,对人内部的结构进行透视,然后通过医生从片子中寻找蛛丝马迹,发现病灶。但当肿瘤没有长到一定程度是无法发现的。目前CT能发现的最小的病灶是直径5毫米左右的。能否被CT发现还取决于生长部位,比如胸部CT甚至能发现1~2毫米的小结节,而腹腔内的肿瘤由于肠道的干扰,2厘米以内的肿瘤都有可能在CT上无法反映出来。比如胰腺癌,位置很深,前面有肠道干扰,普通CT很可能会漏诊,有时候需要做CT增强薄层扫描或者磁共振检查才能发现。
(4)核磁共振技术(MRI):利用组织内氢、氧等离子在磁场条件下不同的振动,经计算机处理转化成图像,亦可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核磁共振检查无X线作用于人体,较CT检查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主要用于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肌肉、骨骼等实质器官的检查。由于金属会对外加磁场产生干扰,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必须把身体上的金属物全部拿掉。不能佩戴手表、金属项链、假牙、金属纽扣、金属避孕环等磁性物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此外,戴心脏起搏器,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金属夹、支架、钢板和螺钉等,都不能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进行上腹部(如肝、胰、肾、肾上腺等)核磁共振检查时必须禁食,但检查前可饮足量水,可以使胃与肝、脾的界限更清晰。
(5)超声波检查(常用彩超或B超):主要用于检查乳腺、肝、胆、胰、甲状腺、前列腺、腹腔有没有肿块等,是比较常用的检查方法。其原理是声波,就像红外线、紫外线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光线一样,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它与其他声音一样,遇到较为疏松的组织它可以透过去,遇到密实的组织则被反射回来。利用这个原理,便可以发现各种组织中密度异常之处。肿瘤一般较为密实,所以也可以用超声波检查来发现它。超声检查方便、价廉,可以反复应用,特别是对身体伤害较低,是如今应用最广的影像诊断方法。不过,含气体较多的器官,如肺、胃、肠等一般不建议做超声波检查。
(6)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能放出射线,如将其与某些“亲肿瘤”的物质结合,注射到人体中,这种亲肿瘤物质便将放射性核素带入肿瘤之中,放射性核素放出射线来,在身体表面用仪器便能检测到放射性核素的部位,便提示这个部位有肿瘤。这种检查方法称为放射性核素扫描。目前主要用于对甲状腺肿瘤、骨骼肿瘤等检查。如骨扫描通常是用来检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是不是有骨转移或检查骨肿瘤。
(7)派特CT(PET-CT):PET-CT.就是在CT的基础上增加了PET。PET是通过病灶部位对示踪剂的摄取情况了解病灶功能代谢状态,用彩色标记出来一些高代谢可疑的肿瘤病灶。PET-CT是将PET/CT两种成像技术完美结合,使之优势互补。最常用的是将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在检查之前注射入人体静脉,然后进行CT扫描检查。正常人体对于葡萄糖有一定的摄取代谢,但是恶性的肿瘤,或者转移病灶会有更高的代谢率。摄取更多的标记性物质,在最后图像上就会表现为特别重的红色代谢区域,提示该区域病灶为恶性的可能性比较大。
什么情况下适合PET-CT检查
这是一种高级别的影像检查方法,能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诊断肿瘤有无复发,对肿瘤进行分期或再分期,寻找肿瘤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指导制定肿瘤的治疗方案,并评价其疗效。PET-CT是一项安全可靠、无痛苦、无创伤的检查,对肿瘤患者来说是一项很好的检查项目。如有一患者发现肺部高度可疑小结节,同时出现了纵隔肿大淋巴结,和患者沟通后进行了PET -CT检查,提示肺内结节为恶性,同时发现纵隔淋巴结异常高代谢考虑有转移,这就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诊断依据。
PET-CT因为价格比较昂贵,辐射剂量较大,所以平时也不作为常规检查。孕妇绝对禁忌检查该项目,没有可疑问题的青少年也不适合。
X线、CT、核磁共振、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检查统称为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虽说是肿瘤的“定位诊断”方法,用以确定肿瘤所在的部位,但如今的影像诊断技术能显示肿瘤的许多特征,如外形、结构、血液供应情况,甚至能显示肿瘤组织的代谢情况,用于确定肿瘤的良、恶性。所以影像诊断如今已经成为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应用极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