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病理检查
大多数肿瘤患者的症状、体征可能较不明显,即使有某些症状、体征,也较难证实是肿瘤引起的。各种辅助检查都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价值,一般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便可确诊。但是病变不典型时要确诊癌症必须要有病理检查。
获得病理检查标本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脱落细胞检查:癌细胞与癌细胞之间的结合并不十分紧密,这有利于它脱落下来播散到其他部位去,所以痰里可能有肺癌细胞,尿里可能有膀胱癌的细胞,腹水里有癌细胞则提示为腹膜癌或是卵巢癌等。除了脱落的癌细胞外,医生还可以把肿瘤表面的细胞刮下来检查,如宫颈刮片检查,便是诊断宫颈癌的重要方法。当然,查不到癌细胞不能表明没有癌症,就像一网下去没打到鱼,并不能说这池塘里没鱼,办法是多下几网,这样打到鱼的机会就多了。脱落细胞检查十分方便,可以反复进行。但脱落下来较久的细胞,形状上常常有些变化,有时“面目全非”,变得不容易辨认,诊断也就难以定论了。虽然脱落细胞的检查也属于病理学检查的范畴,但这种检查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因为看不到肿瘤的组织结构,以致有时判断较为困难。
(2)穿刺或截取活体组织检查:用于在身体表面能摸到的肿块或淋巴结,或在超声波、CT检查指引下能用穿刺针取得少量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者。在内镜检查时如发现可疑组织,可通过内镜放入活检钳,截取部分可疑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由于穿刺或截取之物来自活体的人,故将此类检查称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此类病理检查可以看到部分组织结构,结合对细胞形态的观察,能更准确地确定癌症的诊断。当然穿刺或截取的组织过少,有时也难以做出准确的诊断,穿刺部位不准确或截取的组织并非真正的病变组织,也可能不能准确诊断。此外,穿刺偶可引起出血,或可有肿瘤细胞循着针道播散的可能,不过此种可能性极小,相对于确立诊断的重要性来说,不必有过多顾虑。当然,穿刺或截取活组织后应仔细观察有无出血,必要时应予止血处理。
(3)切除“活检”:是指将整个肿块切下来做病理检查,或为治疗目的将肿瘤与肿瘤的部分组织器官及相关淋巴结完整地切下做病理检查。此种检查获取的组织较多,诊断的准确率极高。后者还可以检查手术切缘上有无肿瘤转移、引流的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对估计预后及确立后续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此种检查在乳腺肿块或怀疑为黑色素瘤的病例,常采用“冰冻切片”的做法。其方法为将送验之组织快速冻结坚硬,易于制作切片,能在20分钟左右做出初步诊断报告。若为恶性病变可随即做根治性切除术,以减少因局部切除肿物时可能导致扩散的机会。
现有的癌症检查技术手段有了很大的提高,CT、核磁共振越来越清晰,其他的辅助检查手段越来越多。癌症的诊断需要根据病史、症状、肿瘤标志物,以及内镜、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最后还要通过病理来确诊。同时根据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才能更准确地精准治疗。
被确诊癌症,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都是一个“晴天霹雳”,大部分患者会产生应激反应,不知所措,恐惧、绝望。其实面对癌症,不必惊慌,应先弄清楚以下问题:①癌症的类别。有很多癌症是可以通过治疗达到治愈的,有些还可以有较长时间的生存期。所以,疾病不同对预后的影响千差万别。②进展程度、是否有转移。一般来讲,恶性肿瘤早期没有转移的,经过治疗后存活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向远处转移了,也要面对现实,从容应对,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以缓解病情,延长生命。③要坦然面对,“既来之则安之”,消除应激因素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持续的紧张状态就会使机体处于高水平的能量消耗阶段,随着能量和营养的消耗,抵抗力会逐渐减弱,持续的抵御消耗减少了机体能量的储备,会加重病情,最终导致衰竭,再加有创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也会致使寿命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