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为癌症后要不要告诉患者
笔者认为,为了配合治疗要告诉患者,但发现晚期或复发转移时不要说得过于严重。虽然癌症的预后已经明显好于从前,而且许多癌症已经不再是不治之症,但是确有一部分癌症的治疗十分棘手,所以人们对癌症的恐惧仍然一时难以消除。任何人被告知患上癌症后,都会受到相当大的精神打击,当家里人患上恶性肿瘤时,家属总希望能够隐瞒病情,不希望他们再忍受精神摧残。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呢?
根据不同患者的性格特点,要区别对待,如性格内向,要循序渐进地告诉患者,不要突然告诉患者已经是晚期,可以先告诉他有点向恶性方面发展了,需要手术或化疗根除一下,让患者从心理上慢慢地接受。
在《肿瘤患者告知与同意的指导原则》中推荐了告知原则,如首诊告知、个体化、循序渐进、真实准确和尊重原则等,明确指出:“掌握癌症患者的心理和其他方面的特殊性,及时、充分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严格履行知情同意原则,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对于癌症患者的全程治疗及争取较好的疗效十分重要。”
因此,除非特殊情况,医生应该告知患者真实的病情,但这种告知不能只是对客观信息的机械提供,而要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和关心。作为家属,也不应一味地要求医护人员隐瞒病情,而是要配合医护人员,循序渐进地告知患者病情,关心和支持胜过任何隐瞒。
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告知患者癌症诊断会导致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但初始的焦虑、抑郁症状一般会在几周内消失。相反,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刻意隐瞒和沉默,有可能造成患者长期精神失常。在得知亲人患癌症后,家属为了减少对患者精神上的刺激,不自觉地对患者进行消息封锁,生怕露出蛛丝马迹,因而当着患者是一套,背后是另一套。患者往往在不详的气氛中开始猜疑,这种状态会使患者心理上产生更为悲观、消极的心理障碍,怀疑自己的病非常严重。如果一个患者不能从医师那里获得准确的信息,也不能从家属口中探听到有关自己病情的可靠消息,他就会从病友、护士和其他医师那里探听消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不确切、不可靠的,很多患者家属常常抱怨患者不配合治疗,而这往往又是隐瞒病情的结果。也有少数患者不了解恶性肿瘤的诊断,可以暂时或较长期不告诉他,不要给他讲得太多,这样可以免除患者精神上的压力,更有利于静心休养、治疗。
很多癌症需要手术治疗,甚至有些还要进行破坏性的手术,如切除乳房、腹部造口排便等,医生会在术前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了解这种治疗的必要性,术前得到患者的许可,也是尊重人权和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患者知道实情后,可以按照医师的要求主动地配合治疗及治疗后的康复工作。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患者愿意知道自己的病情真相和在疾病过程中病情的变化。让患者知道病情有利于和医师密切配合,有利于安排和处理工作上、生活上和家庭中的各种事情。在适当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向患者如实介绍病情已越来越被肿瘤医师和患者家属所接受,对患者说明疾病的一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及预后,有针对性地做出科学的解释,以消除疑虑和使其安心接受治疗,无疑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