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常用的局部治疗,能给患者带来根治的希望。除了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外,其余各种恶性肿瘤,包括癌与肉瘤等,皆是存在一个或多个实体的肿瘤,那么就有可能通过外科手术将其切除,有可能给患者带来根治的希望。

由于目前除手术治疗外的各种治疗方法均对于实体瘤难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故手术切除在一般情况下仍为首选的治疗方案。由于癌组织有向周围侵犯以及癌细胞有沿淋巴管或血管向外扩散、转移的可能,所以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的原则是:将肿瘤和受侵犯的器官以及引流区域的淋巴结整块切除。

除一侧肾脏或乳房可以完整切除外,对大多数器官而言,只能切除一部分。以往主张尽可能多地切除,但近年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考虑,认为也应多保留些器官组织,以保障其应有的功能,做适量的切除即可,但根治术要求达到不要有癌残留。

以乳腺癌为例,以往的乳癌根治术切除范围除整个乳房外,还包括同侧的腋下淋巴结及乳房下的胸大肌、胸小肌。为了追求根治的效果,还有一种“超根治术”,即仍要切除胸廓内动脉旁淋巴结,其手术创伤自然较大。而随着乳腺外科技术的发展,在确保没有残留癌的基础上,逐步缩小了手术切除范围,从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的改良根治术,缩小到保留乳房和保腋窝手术。

如果病情属于早期,符合保乳条件,手术就是切除肿块及周围组织,术中对于切除边缘要进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如果没有癌残留,手术即为成功,从而保留了乳房的形状。当然术后还要进行必要的综合治疗,如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

乳腺癌最容易转移的引流区域为第一、第二站淋巴结,即“前哨淋巴结”。术中切取后做冰冻切片,经过病理检查,根据有没有癌转移或“前哨淋巴结”里有多少淋巴结发现了转移,来推断其后的淋巴结是否需要清除。目的是避免对腋下正常淋巴结进行大面积切除而导致的上肢水肿和活动受限,这就是保留腋窝手术。

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日渐成熟,各种腔镜逐渐普及,如腹腔镜、胸腔镜下切除肿瘤,可使患者免遭开腹、开胸之苦,给癌症患者减少了手术创伤,且术后恢复也相对较快。

有时肿瘤已不能完全切除,但由于癌组织的阻塞或压迫造成胃肠道、胆道等部位梗阻,亦可绕过癌组织将胃肠或胆道与肠道重新建立通道,帮助患者进食和排便;或使胆道通畅,黄疸得以消退,以解除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命的手术,均称为“姑息性手术”。

当然,任何手术都会有一定的风险。癌症手术一般较大,而且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又常伴有其他基础病或潜在的器官功能障碍,故手术的风险自然更大些。但手术切除有可能给患者带来根治的希望,若无明确的手术禁忌证,仍宜积极争取手术治疗。笔者接诊过一个78岁患者,腹腔巨大肿瘤导致生命垂危,经手术切除肿物,解除了患者的生命危险,患者恢复得也很好。当然若病期过晚、患者情况过差,估计手术获益不多、风险较大者尽量不做手术。

手术前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好术前评估。比如胃癌已经广泛浸润转移或出现腹膜转移,就没有手术的必要性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肉眼看没有癌残留,但是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切缘有癌细胞,这也不是根治性切除,只是切缘残留的癌细胞少而已,这种情况要做术中切缘冰冻病检,以保证切缘干净。根治性切除是显微镜下没有癌残留,这是癌症手术的基本要求。比如对于乳腺、胃肠道等癌症,根治性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愈手段,目前的确有大量的患者经过标准的根治手术后得到治愈。

手术会给患者带来根治的希望,但手术并不能保证根治所有的癌症,所以手术之后仍需酌情给予其他综合治疗,以伸延手术的疗效。肿瘤的治愈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手术是其中重要一环,术后根据病理分期看是否需要进一步辅助治疗。如果需要也应该完善辅助治疗,尽最大可能提高治愈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