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2.2.2 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互动语言学融合了交际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强调实证研究,注重参与式观察,并结合访谈等语料收集工具进行研究。在深入田野的过程中,互动语言学家同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交际互动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并对其进行转写。其转写所包含的信息相较交际民族志更为细腻:转写出的文本需要包括言语的、非言语的、超语言的等多种语境提示信息。其后,互动语言学家借助转写文本和访谈记录等资料分析语言形式与语境及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它们对互动过程中的信息表达、理解及人际关系变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除了转写方法和分析侧重点外,互动语言学还在以下三个方面相较交际民族志有较大不同。其一,研究对象。交际民族志主要研究有固定命名的、边界明确的集会,如公共表演、庆典、传统仪式、政治演讲和诉讼程序等,也就是以特定的“言语事件”为中心来进行研究,而通常不是对日常对话的研究(Gumperz 2006)。其二,田野特点。交际民族志主要的田野是有固定边界的、稳定的、同质化的社区,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都市环境中的跨民族跨文化交际成为了普遍现象,而互动语言学研究的正是人们在多样化的文化背景和交际惯例下的日常交际活动。其三,分析方法。交际民族志更加侧重于描写,然而描写通常会牵涉到比较,如果没有对言语交际赖以存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进行理论概括,也就难以揭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差异。而互动语言学采用阐释性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互动过程中交际参与者是否成功地确立了共同的话题,是否保持了话题延续性或者完成了话题转换,以及是否达到了信息交换和人际沟通的目的,从而衡量交际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对会话策略的研究,互动社会语言学可以揭示社会文化差距及其在语言上的反映,如交际失败、误解、偏见和歧视等(孙咏梅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