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言语共同体与实践共同体
2025年10月24日
7.1.2 言语共同体与实践共同体
作为实践的一种形式,语言在实践共同体概念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Wenger(1998)的共同参与、联合组织和共享话语库三方面,与言语共同体中的频繁交际互动、共有的语言规范和共享话语符号有紧密联系。第一,实践共同体中的共同参与在言语共同体中就体现为共同体成员通过频繁的交际互动,参与到共同体的语言实践中。第二,实践共同体中的联合组织,也即共同体成员通过互动而产生的相互理解以及对共同体的理解,具体到言语共同体中,可以看作是语言变异视角下的言语共同体成员共有的语言规范。第三,实践共同体中的共享话语库,可以看作是Hymes(1972)所说的至少一种共有语言变体,Gumperz(1964)的共享话语符号以及Labov(1972)的“语言一致性”的综合体现。
此外,实践共同体研究将语言放在与其他社会实践的相互关系中进行分析。实践理论强调,基于文本的研究可能误导读者,这些文本需要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通过真实的实践得到印证,否则有可能不准确,甚至会背离社会现实。实践共同体研究批评变异言语共同体过分强调核心成员的语言规范而忽略边缘成员,强调共性而忽略个性,强调共同体内部共享语言规范、而忽略外部影响。这些批评对于言语共同体概念,尤其是变异视角下的共同体概念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实践共同体强调动态的构建研究,关注人们的主体能动性,这些都与交际互动视角下的言语共同体非常相似,与其形成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