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之路:玄奘看见的世界》简介
《玄奘之路:玄奘看见的世界》这本书是由.张安福,党琳著创作的,《玄奘之路:玄奘看见的世界》共有99章节
1
序
丝绸之路的探险发现,扩大了中国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也增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往来。从古代亚历山大东征、张骞出使西域,到近代的地理大发现,都为人类扩大活动空间、提高...
2
前言
玄奘在中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从小说到影视,他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他从印度带回的佛经极大地丰富了中原的佛教文化,他舍身求法、砥砺前行的忘我精神,也不断激励着后...
3
目录
目 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少年玄奘 中土洛阳立宏愿 玄奘故乡的白马寺 白马驮经 玄奘故里 龙门石窟的佛光 第二章 西向涉险 玄奘的艰辛求佛路 尘世与佛门:麦积山...
4
第一章 少年玄奘 中土洛阳立宏愿
佛教在东汉时正式传入中原,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呈现出蔚为壮观的兴盛局面。此时洛阳成为中原佛教的中心,东来西往的高僧在传教、译经事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深深地影响了...
5
玄奘故乡的白马寺
东汉孝明帝时,佛教正式传入中原,并在洛阳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官方寺院白马寺,成为佛教进入中土的标志性建筑。有着中国佛教“祖庭”之称的白马寺,是有史记载的中原官方第一...
6
白马驮经
永平七年(64)的一天,汉明帝向臣下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梦,“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甚是奇观。大臣傅毅认为,此金人正是西方的佛。明帝这个梦,绝非偶然,傅毅...
7
玄奘故里
玄奘在浓郁的佛教氛围中度过了他的少年生活。玄奘本名陈祎,今天的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人。玄奘为名门之后,曾祖为北魏上党太守,祖父为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慧逢隋政...
8
龙门石窟的佛光
开窟造像是佛教徒膜拜佛陀的重要形式。位于今天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此...
9
第二章 西向涉险 玄奘的艰辛求佛路
玄奘开始了他的行程,也在一路艰辛中不断抉择,最终战胜了眼前的磨难。玄奘从瓜州偷渡玉门关,在莫贺延碛(库木塔格沙漠)命悬一线,最终成功越过边境,进入伊吾,暂得修整...
10
尘世与佛门:麦积山
尚不知前路如何的玄奘,匆匆经过秦州,欲溯渭水直上兰州。秦州,即天水,位于今天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南部,秦岭山脉北部的渭河上游地区。天水地跨长江、黄河两...
11
艰辛凉州行
玄奘在兰州停留了一宿,恰巧遇到一位凉州人送完官马准备返回,便和他一同到了凉州。《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凉州为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侣往来,无有停...
12
偷渡流沙:瓜州与五烽
瓜州,隶属凉州,是大唐初期西部边境的一个军事重镇。瓜州城外不远就是丝绸之路古道,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车轮留下的痕迹。自佛教东传以来,中国的僧人就开始结队前...
13
锁阳城的观望
在今天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约70千米的戈壁滩上,人们还能看见唐代瓜州城的遗址——锁阳城。锁阳城古称“苦峪城”,而“锁阳”一名的来历也与这里的风土和发生在这里的战争...
14
榆林窟的玄奘取经图
在瓜州敦煌一带,有许多开凿于河谷崖壁之上的佛教石窟,诉说着历代佛教僧侣的虔诚之心。位于今天瓜州县境内的榆林石窟,便是一处重要的佛教遗存。 榆林窟 榆林窟地处榆...
15
莫贺延碛九死一生
离开第四烽,玄奘绕过第五烽,进入了八百里大漠。莫贺延碛,古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以凶险著称,但却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玄奘必须独自穿过这片...
16
高昌国兄弟情深
玄奘来到高昌城,结识了他西行途中的贵人,这就是高昌王麴文泰。西域绿洲大国高昌,扼丝绸之路要道,佛教发展昌盛。麴文泰笃信佛教,对玄奘情深义重,赠送了玄奘足够20年...
17
高昌的历史云烟
丝绸之路在伊吾分道,北道主要途经天山北麓的草原地带,而中道势必要继续经行沙漠戈壁。刚刚在八百里莫贺延碛中九死一生的玄奘决定沿天山北麓的草原西行,但来自高昌王麴文...
18
千年佛国兄弟情
玄奘经过六天的跋涉来到了高昌国白力城(今鄯善县)。当时天色已晚,玄奘本打算在此过夜,但麴文泰派来的使者希望玄奘换良马赶到王城。玄奘只好继续西行,在夜半时分终于抵...
19
第三章 天山南麓 焉耆和龟兹
玄奘离开高昌,从今天的吐鲁番南部经托克逊县,沿着危机四伏的银山道进入了焉耆国境,经停一宿又赴龟兹,体验了冷淡与热情交织的冰火两重天。焉耆怠慢无礼的名声,至少从法...
20
穿越焉耆的冷漠
此时的焉耆,对不久之前高昌国的侵扰耿耿于怀,“其国先被高昌寇扰,有恨,不肯给马”[1],因此虽然玄奘持有高昌王的书信,但是焉耆对玄奘一行人仍然非常冷淡,玄奘在平...
21
千古银山道
玄奘辞别高昌,“从是西行,度无半城、笃进城后,入阿耆尼国”,这里的“无半城”在今天新疆吐鲁番以西,“笃进城”是今天的托克逊县。这条道路便是沿用千年的银山道,是西...
22
焉耆国的傲慢
唐代焉耆镇——博格达沁古城 玄奘一行人穿过银山道,“渐去遥见王都,阿耆尼王与诸臣来迎,延入供养”[7]。焉耆王的“延入供养”已经是焉耆国对玄奘勉强表示出的友好态...
23
绿洲小国的自保心态
长期以来,西域绿洲城邦似乎并没有能力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权,时常被南、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吐蕃等势力所控制,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使得各个绿洲城邦不得不尽力...
24
玄奘与龟兹的佛缘
这是一个“管弦伎乐,特善诸国”的绿洲王国,佛教融进这个国家所有的文化因素。即使是今日,这里的历史遗存,诸如石窟壁画、寺院佛塔等,无不是佛光曾经普照的地方。玄奘在...
25
龟兹印象
龟兹国,即今天新疆库车,库车河、渭干河等滋养出历史悠久的绿洲文明。龟兹为西域三十六国中一大国,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等地区。...
26
汉唐西域战略中的龟兹
张骞凿空西域之时,将传说中遥远的极西之地带到了现实中,关于西域诸多部落的战争与和平也伴随着他从神话中归来。 前206年至前202年之间,在中原陷入秦亡楚兴、群雄...
27
玄奘与大、小乘佛教之辩
玄奘在焉耆时对小乘佛教僧徒“食杂三净”的场面已经甚为惊讶,在龟兹时更是发现大小乘佛教之争愈演愈烈。代表着中原大乘佛教文化的玄奘,对小乘佛教戒律的抵触与反感已经无...
28
佛教艺术殿堂——昭怙厘大寺
玄奘经过龟兹国时,记载其伽蓝百余所,昭怙厘大寺便是其中之一。昭怙厘大寺,又作雀离大清净、雀梨大寺,即今天的苏巴什佛寺遗址,位于新疆库车县城东北雀勒塔格山南麓,源...
29
鸠摩罗什与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曾经对龟兹的佛教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克孜尔石窟前,伫立着一座高约5米的铜像...
30
鸠摩罗什的“色”与“空”
西行之前,玄奘熟读历代译经大师留下的作品,鸠摩罗什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也是促使他西行的直接动力之一。玄奘在高昌时与麴文泰交谈中提到“谶、什钟美于秦凉”,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