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贺延碛九死一生
离开第四烽,玄奘绕过第五烽,进入了八百里大漠。莫贺延碛,古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以凶险著称,但却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玄奘必须独自穿过这片沙漠,一路只有影子相随。每当出现幻觉,看见各类恶鬼绕其前后,玄奘就在心中默念观世音菩萨和《般若心经》,一切虚幻就消散无踪。
沙漠的险恶愈演愈烈,玄奘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并未找到野马泉。正当他想要解开水囊喝水时,不慎将水囊掉落在黄沙之上,玄奘急忙附身捡起水囊置于嘴边,却为时已晚,水囊中已空空如也。“千里行资一朝斯罄”,玄奘万念俱灰,牵马走上了返回第四烽的路。但他心想:我之前起誓,不到天竺绝不东归一步,如今怎么能够原路而返?他咬牙默念:“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9]于是调转马头,朝着西方漫无边际的大漠继续进发了。
八百里沙河中人鸟绝迹,夜晚有妖魔鬼怪举火摇曳,灿若星河;白天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玄奘虽然内心坚定,但毕竟是肉体凡胎,四天五夜后,在酷热的沙漠中滴水未进,他再也无法行进一步了,然而即便如此他也毫不畏惧。只是苦于身体再也无法支撑自己前行,他卧倒在黄沙中,口中却仍然不停默念观世音菩萨。此时的玄奘已置生死于度外,完全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佛祖了。他在内心祈祷,念念不辍。就在第五天的夜半,奇迹发生了。玄奘忽然感到有阵阵凉风吹来,如冷水沐浴,睁开眼睛,只见繁星满天,夜晚的沙漠亮如白昼。玄奘孤独的身影又一次站了起来,并使出最后的力气向西挺进。这时,从瓜州城开始跟随玄奘的老马突然走上了岔路,只见青草数亩,不远处正是一片甘澄镜彻的水池。玄奘欣喜若狂,连滚带爬地扎进池水中,他双手合十朝天跪拜,他相信一定是他的至诚感动了佛祖,让他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存活了下来。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有多少人冒着危险踏上不归路,但留下名字的却寥寥无几。唯有玄奘这般坚忍不拔,将生死置之度外,方能成就大业。《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抵达西方净土,而历史上玄奘孤身一人西行的遭遇又岂止是八十一难所能囊括的。玄奘九死一生的经历只汇聚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的“此等危难百千,不能备叙”10个字,个中艰难令人动容。
走过莫贺延碛的玄奘终于到达了西域的第一个小国——伊吾(今哈密),住进一座寺庙中,一位衣不及带、跣足出迎的老者抱住法师号哭不止:“岂期今日重见乡人!”曾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玄奘,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掩面落泪。这是史料记载中玄奘第一次感情外露。他在面对未知时铤而走险,在看见幻觉时毫不畏惧,在绝境面前时置生死于度外,这样一个坚毅伟大的人在面对同乡人的善意拥戴时,只能以真挚的泪水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