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山脚下访姑墨
姑墨,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书》记载:“王治南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三千五百,口二万四千五百,胜兵四千五百人。”[1]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讲道:“(跋禄迦)国大都城周五六里。土宜、气序、人性、风俗、文字、法则同屈支国,语言少异。”姑墨国少事稼穑,出产铜、铁和雌黄,多以游牧为生,其特产“细毡细褐”受到了诸国的推崇。

阿克苏市旅游地标
与姑墨仅270里之隔的西邻是温宿国,姑墨一直虎视眈眈,终于在王莽时期,姑墨王杀死温宿王,吞并了温宿国,占领了广大的阿克苏地区。唐代,在拨换城设立了姑墨州,隶属安西都护府。
位于今天阿克苏市乌什县的燕子山遗址,被学界认为很有可能是古代温宿国的旧址,即姑墨古城遗址。在燕子山的最高点——一览亭下,残存着汉唐时期的城堡遗址。如今的遗存仅见西、南段部分城墙,西墙大致呈南北向,残长9米左右,南墙呈东西向,残长约38米,面积约650平方米。城墙基部是用山石和黄土混筑而成,上部青色石片和卵石点缀其间,其泥土层和地表上有夹砂红、灰陶的残片,有的红色陶衣清晰可见,引人注目。古城从汉唐时期一直沿用至清代,19世纪,这里仍然是重要的军事据点,遗址内也可采集到清代的陶器和瓷片。

燕子山遗址

燕子山“远迈汉唐”和“继超追骞”碑

燕子山陈汤烽火台
如今古城破坏较为严重,燕子山西侧,依山势建成一排整齐的长城堞墙。1949年以前,山上夯土垒成的城墙与平地的城墙连为一体,全长数十里,形成山城一体的城防要塞。现在的燕子山长城绵延400多米直达峰顶,气势雄伟,使得整座燕子山气势不凡。
伫立在燕子山顶部的“远迈汉唐”“继超追骞”两块石碑是陈汤历史事迹的追溯。汉宣帝时期,郅支单于对汉朝使者言辞悖慢,态度恶劣。建昭三年(前36),“多策谋,喜奇功”的陈汤决定沿热海道出兵攻打郅支单于。诛灭郅支单于后,他在送往长安的上疏中写道:“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稾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2]

乌什县“玄奘之路”雕像
玄奘到来时,这里佛教尚且昌盛,“伽蓝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但玄奘匆匆而过,他无心逗留,更无兴趣和这里的僧侣辩论大小乘佛法的教义,他只想尽快前往别迭里山口,取道热海,去碎叶城拜见西突厥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