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天种”的故事
从波谜罗川东行500里即可到达朅盘陀国,即今天的塔什库尔干,明铁盖山口是这条道路上的重要通道。1998年,83岁的冯其庸亲自登上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考察玄奘的东归路线,确定这里就是玄奘走完瓦罕走廊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塔什库尔干的重要山口。“明铁盖”为柯尔克孜语,意为“千只公羊的山口”,位于塔什库尔干的西南方向,古往今来一直是进出葱岭重要的山口。20世纪喀喇昆仑公路的修建通运,使得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口岸成为重要的经行地,明铁盖山口才逐渐冷清下来。

红其拉甫哨所
朅盘陁国依峻岭而建,北部临徙多河(即今叶尔羌河),“山岭连属,川原隘狭”,其文字语言大同于佉沙国。这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玄奘见其王宫内有“故尊者童寿论师伽蓝”,“童寿”指的是经量部的创始人拘摩罗逻多,“神悟英秀”,“是时,东有马鸣,南有提婆,西有龙猛,北有童寿,号位‘四日’,能照有情之感”,声誉高远的童寿是朅盘陁国国王亲自率兵攻打呾叉始罗国迎请而来的,这令玄奘极为羡慕。
朅盘陁国国王自称“汉日天种”,仪容闲雅,笃志好学。《大唐西域记》记载了朅盘陁国建国的传说。早年波斯王娶汉土妻,派使者来到此地迎亲,不料遇上了兵乱,道路阻绝,于是众人将公主藏在孤峰之上,地势险峻,在悬崖上沿阶梯而上,下面设立护卫昼夜防守巡逻,三个月后,战乱平息,道路畅通,众人再启程之时,却发现公主已怀孕,众人忧虑不已,究其缘由。公主侍儿云:“勿相尤也,乃神会耳。每日正中,有一丈夫从日轮中乘马会此。” 于是,众人意识到回去必死无疑,不如就此留下来还有一条活路,在石峰上建起了宫室,立女为主,统领众人。
当时这座“周三百余步”的宫室即为公主堡,是塔什库尔干著名的历史遗存。公主堡在民间也称“姑娘城堡”,位于今塔什库尔干县城以南约70千米的高山上,海拔4000多米,是中国目前海拔最高的古城堡。这里是红其拉甫河和喀喇楚库尔河的交汇处,曾是朅盘陀国的故地,也是塔吉克族的发祥地。整个公主堡遗存的面积约2000平方米,依照山势呈现出东低西高的形态,不同的石墙和房屋依次分布在台阶式的台地上,门道曲折,东部有高耸的瞭望哨卡。
20世纪初,斯坦因来到塔什库尔干境内考察,寻找克孜库尔干遗址,即传说中的公主堡。《西域考古图记》记载:“可以肯定的是克孜库尔干遗址与玄奘听说和见过的山顶古堡是同一个。从他记载与古堡有关的古代传说的方式上来看,在玄奘的时代以前,那座古堡早就已变成了废墟。……在我再一次触到的他的中亚之路的这个地方,现场明确的考古学证据又一次证明了这位伟大的中国旅行家值得信赖。”[5]此外,斯坦因根据实地考察,认为这里“可能仅仅被用作一处在危急情况下的临时避难所,而不是一处长久性占据的地方”。这也充分显示出公主堡的所在位置超乎寻常的天然屏障作用。

公主堡遗址

塔什库尔干石头城遗址
根据玄奘的记载,之后汉公主生一男孩,相貌俊美,有神异之能,于是“母摄政事,子称尊号”,在母子二人的共同统治下,国家声教远播,邻国异域莫不称臣。历代朅盘陁国国王以先祖之父为“日天之种”,其母则是汉土之人,因此世代称“汉日天种”。玄奘也发现,其国王族相貌像中原人,但头戴方冠,穿着胡服,且后世衰微,王族已被强国所制约。据《大唐西域记》记载,这个日渐衰微的山岭小国,其国都“基大石岭,背徙多河,周二十余里”,即今石头城遗址。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之北的山丘上,现存晋唐时期城址、寺院、居址和清代的官署。城址分内外两部分,外城方圆3600米,如今残存城墙、炮台和民居,城外建有断断续续的城垣,大大小小的石堆十分醒目。内城保留较完整,城垣周长1285米,石砌的城基,泥、石砌成的城墙,以及多处用土坯修筑的哨所和炮台。城东有寺院遗址,城西和东南部残存40余间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