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岭咽喉,铁门要道

葱岭咽喉,铁门要道

玄奘所看到的铁门,与今天新疆库尔勒北、孔雀河上游的铁门关并非一地。铁门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南,自古以来都是中亚南北通途的咽喉要道。《方志》又称其为“铁门关”。铁门是西突厥汗国的西界,出铁门以南即为吐火罗境。580年前后,铁门先后是西突厥与嚈哒、吐火罗的分界。13世纪,丘处机往返穿行铁门时,成吉思汗曾派兵护送,“四日,过碣石城。预传圣旨,令万户播鲁只领蒙古回纥军一千,护送过铁门。东南度山,山势高大,乱石纵横,众军挽车,两日方至山前”[42]。铁门地理位置险要,地势狭长。玄奘所见:

铁门关走向图 (侯杨方供图)

铁门关内部图(侯杨方供图)

铁门者左右带山,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之险阻,两旁石壁,其色如铁。既设门扉,又以铁锢,多有铁铃,悬诸户扇,因其险固,遂以为名。[43]

玄奘经铁门路线图(侯杨方供图)

对于铁门的具体位置,多有争议,一般认为是当地一个叫做“帖木儿南门”的地方,位于撒马尔罕至铁尔梅兹的公路上。2018年,复旦大学侯杨方教授的团队首次对铁门的具体位置进行了经纬度定位,他们认为,中亚的“铁门”实际为一段位于分水岭下方、全长1.8千米的山峡,“通道最窄处不足10米宽,两侧石壁近乎垂直,高达数十米,呈青黑色,与玄奘描写的‘铁门者,左右带山,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之险阻,两旁石壁,其色如铁’完全吻合”。苏联时期,在这里修筑的公路避开了这段峡谷,铁门关因此遭到了废弃,有乌兹别克的老人告诉他们,在年少的时候,还曾见到驮运物资的商队由此穿越峡谷。这一说法是否确定就是当年玄奘走过的铁门,目前没有出土的文物作为辅助材料。但这一带山势险峻,峡谷众多,古老的商队或行人都是挑选补给充足、山势较低的地方行走。

铁门至今仍是穿越拜孙套山脉的唯一孔道,承担起南北连通的重任。玄奘出了铁门,即离开了西突厥的统辖范围,统叶护可汗的庇护恐怕无法再继续伴随他前行。但这里已经非常接近玄奘憧憬的佛国了,剩下的路,将在佛祖的指引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