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一、传世史料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商务印书馆,1933年。
[2](北宋)宋敏求:《长安志》,长安县志局,1935年。
[3](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4](北宋)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5](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7](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8](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10](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
[11](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1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3](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4](唐)李白:《李翰林集》第一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0年。
[15](唐)岑参著,陈铁民、侯忠义校注:《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6](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
[17](唐)韦述:《两京新记》,中华书局,1985年。
[18](唐)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85年。
[19](北宋)范成大:《吴船录》,中华书局,1985年。
[20](北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中华书局,1987年。
[21](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22] (唐)义净原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1988年。
[23](梁)僧祐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
[24](唐)慧立、彦悰撰,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2000年。
[25](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
[26](唐)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
[27](金)丘处机著,赵卫东辑注:《丘处机集》,齐鲁书社,2005年。
[28](清)徐松撰,朱玉麒整理:《西域水道记》,中华书局,2005年。
[29](北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0](后秦)鸠摩罗什译,田茂志注译:《金刚经》,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
[31](北宋)刘义庆撰,张㧑之译注:《世说新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2](清)彭定求:《全唐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3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1年。
[34](北魏)杨衒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
[35](唐)道宣撰,郭绍林点校:《续高僧传》,中华书局,2014年。
[36](北宋)道诚撰,富世平校注:《释氏要览校注》,中华书局,2014年。
[37](唐)道宣律师著,学诚法师校释:《四分律比丘尼钞校释》,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
[38](唐)杜环撰,张一纯笺注:《经行记笺注》,华文出版社,2017年。
[39](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2017年。
[40](唐)智昇撰,富世平点校:《开元释教录》,中华书局,2018年。
二、今人著述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63年。
[2]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
[3]牛龙菲:《古乐发隐——嘉峪关魏晋墓室砖画乐器考证》,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
[4]杨廷福:《玄奘年谱》,中华书局,1988年。
[5]段文杰等编:《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艺术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
[6]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新文丰出版社,1995年。
[7]林梅村:《楼兰——一个世纪之谜的解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
[8]谢彬著,杨镰、张颐青整理:《新疆游记》,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9]王炜编:《新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10]张平:《龟兹历史文化探秘》,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沙海昂注,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中华书局,2004年。
[12]余太山:《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13]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
[14]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金秋:《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
[16]韦然主编:《佛教建筑:佛陀香火塔寺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17]季羡林:《季羡林讲佛教》,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
[18]苏北海:《丝绸之路龟兹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
[19]周菁葆:《丝绸之路佛教文化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
[20]王赵民:《玄奘与玉华山》,三秦出版社,2010年。
[21]魏道儒:《佛教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2]孟凡人:《丝绸之路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3]郑炳林主编,耿昇译:《法国西域史学精粹》,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
[24]钱文忠:《玄奘西游记》,青岛出版社,2014年。
[25]陈凌:《丝绸之路的古城》,三秦出版社,2015年。
[26]章巽著,芮傅明编:《〈法显传〉校注 我国古代海上交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27]阿卜杜热西提·艾力:《来自黑夜的人》,作家出版社,2016年。
[28]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商务印书馆,2017年。
[29]林梅村:《西域考古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30]努尔兰·肯加哈买提:《碎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31]冯其庸口述,宋本蓉记录整理:《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商务印书馆,2017年。
[32][印度]德·恰托巴底亚耶著,黄宝生、郭良鋆译:《印度哲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
[33][巴基斯坦]穆·瓦利乌拉·汗著,陆水林译:《犍陀罗艺术》,商务印书馆,1997年。
[34][英]奥雷尔·斯坦因著,刘文锁等译:《踏勘尼雅遗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5][英]V.S.奈保尔著,宋念申译,《印度:受伤的文明》,南海出版社,2013年。
[36][日]足立喜六:《〈法显传〉考证》,贵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
[37][英]奥雷尔·斯坦因著,殷晴、张欣怡译:《沙埋和阗废墟记》,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
[38][意]康马泰著,毛铭译:《唐风吹拂撒马尔罕——粟特艺术与中国、波斯、印度、拜占庭》,漓江出版社,2016年。
[39][英]爱德华·伯曼著,纪永滨、齐渭波译:《长安向西 罗马向东》,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40][瑞典]斯文·赫定著,李宛蓉译:《我的探险生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
[41][意]卡列宁、[意]菲利真齐、[意]奥里威利编著,魏正中、王倩编译:《犍陀罗艺术探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42][荷]许理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
[43][法]葛乐耐著,毛铭译:《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漓江出版社,2017年。
[44][日]平川彰著,庄昆木译:《印度佛教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
[45][英]奥雷尔·斯坦因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西域考古图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三、参考文章
[1][日]羽田亨:《唐光启元年书写沙州、伊州地志残卷に就いて》,《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历史篇》,东洋史研究会,1958年。
[2]向达:《西域见闻琐记》,《文物》1962年第8期。
[3]李健超:《唐代凌山地理位置考辨》《西北历史资料》1982年第1期。
[4]陈世良:《龟兹白姓和佛教东传》,《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4期。
[5]施光明:《论唐代宗教政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6]张广达、荣新江:《于阗佛寺志》,《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3期。
[7]苏北海:《唐代中亚热海道考》,《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8]段文杰:《飞天在人间》,《文史知识》1988年第8期。
[9]涂晓红:《谈隋唐时期皇帝对佛教的态度与影响》,《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
[10]孟凡人:《简论唐代“热海道”上的凌山与勃达岭——别迭里达坂调查札记》,《历史地理》1991年第8期。
[11]李正宇:《敦煌大方盘城及河仓城新考》,《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
[12]杨富学、赵崇民:《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0窟的供养图与榜题》,见《新疆艺术》1992年第6期。
[13]葛承雍:《唐玄奘晚年活动散论》,《人文杂志》1994年第2期。
[14]荣新江:《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纪宗安、汤开建主编:《暨南史学》第2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影山悦子:《粟特人在龟兹——从考古和图像学角度来研究》,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中华书局,2005年。
[16]张平:《龟兹阿奢理贰伽蓝遗址新证》,《新疆文物》2005年第1期。
[17]刘淑芬:《玄奘的最后十年(655—664)——兼论总章二年(669)改葬事》,《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3期。
[18]孟凡人:《伊循屯田与伊循城的方位》,《新疆考古论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
[19]林梅村:《龟兹王城古迹考》,《西域研究》2015年第1期。
[20]王邦维:《怀念巴米扬大佛》,《文史知识》2015年第10期。
[21]邵学成:《重访巴米扬》,《华夏地理》201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