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20世纪初至30年代文学发展与生态伦理的关系

4.3 20世纪初至30年代文学发展与生态伦理的关系

格伦·洛夫在《重新评价自然:走向一种生态学文学批评》中曾经这样声言,“当今文学的最重要功能是将人类意识重新指引向对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充分认识。”在面临着严重生态危机的时代,现代生态伦理研究者认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基本都可以归因为一个破碎的世界观:我们缺乏一个统一的观点,这使我们的世界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断代缺层的和被异化了的世界。因此,他们主张,现在所需的是某种系统理论的定向,这种理论提供给我们一些方法,让我们去观察和感觉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已经被编织进了一个单一的模式和命运之网中。然而打破这种思维定式的网的方法和手段不能仅仅依仗生态伦理学的传播,也依赖多种学科共同努力来改变这种断裂和异化了生态伦理观的状态。洛夫所主张的“文学功能生态化”彰显了文学在生态伦理意识普及方面的教育功能。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文学作品体现了“文学功能生态化”的发展脉络吗?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在此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