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除草剂和杀虫剂对自然的破坏
荷兰科学家贝尔金形容说,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行为就像硕大的大象闯入摆满了一碰即碎的瓷器店,这恰恰是卡森在书中描写的人类使用杀虫剂等时候造成的对自然界的影响:由于广泛使用“2,4-D”除草剂去控制阔叶草,野草已成为对谷类和大豆产量的一种威胁;控制豚草进行地毯式喷洒的结果是豚草更多了。人类狂妄的使用科学手段来完成自己的任务,“也许我们尚不了解其他的一些植物正在起着对土壤有用的作用,可是我们过去残忍的将它们根除”。这是因为人类忽略了一个完整生态系统内自发的种群控制能力、滥施人类的干预而造成的,正确利用自然自我平衡的力量而不是化学试剂,能够达到万物和谐的目的。卡森一再强调这种尊重自然自我制约能力的重要性,她举了澳大利亚的仙人掌的生态实例。一名船长将仙人掌带入澳大利亚,由于澳大利亚本土的区域没有控制这种仙人掌的自然制约因素,仙人掌覆盖了六千万英亩的土地,浪费了大量的耕地。后来澳大利亚的科学家被派到北美和南美的仙人掌原产地去研究这种仙人掌的昆虫天敌,并将这种昆虫引入澳大利亚,七年后,这些外来仙人掌全部死亡,原来被仙人掌占领的土地全部恢复了使用。
但是短视的人们不愿意使用这种天然的除害方法,相反,大量的化学杀虫剂进入了自然循环系统,卡森以确凿的证据,阐明了这些化学试剂对生态圈的破坏:喷洒——人类、家禽、野生动物中毒——河流——降雨——土壤,通过自然的循环作用,杀虫剂进入了自然界各个环节。“褐色长尾鸫鸟、燕八哥、野百灵鸟、白头翁和雉都消失了。一场细雨后,可以看到很多死去的蚯蚓,可能知更鸟就是吃了这些有毒的蚯蚓,降雨在毒物的邪恶作用下,进入了鸟类的生活,因而变成了一种毁灭性的药剂了”[133],类似这种的描述贯穿于《寂静的春天》的始末。
《寂静的春天》成为环境保护运动中的圣经,因为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很多人相信,“我们关注宇宙中自然奇观和客观事物的焦点越清晰,我们破坏它们的尝试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