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 人、动物与自然的共同体

5.3.4 人、动物与自然的共同体

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在作品中多次表达出大自然的超验灵性,认为自然万物都蕴含着大自然的伟力。《熊》一书中,也多次有这样的描写。大熊“老班”具有超灵的力量,有超于人的感悟力。它代表了自然的力量,是自然法则的象征。它多次被人猎杀,却总能全身而退。这只老熊享有盛誉的原因不在于它的不死,而是因为它代表一个从已逝的古老年代里残留下来的顽强不屈、无法征服的形象,是旧时荒蛮生活的一个缩影,一个缩影与神话的典型。对于大熊来说,它也不是恶意要伤害人的,它并不愿意首先打破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关系,用山姆的话来形容,“只要你不把森林里的野兽逼得无路可走,只要它没闻到你有恐惧的味道,它是不会伤害你的。熊和鹿见到懦夫也不得不吓一跳,连勇士遇到懦夫也不得不吓一跳呢”[94]。故事中大熊“老班”的死亡也具有和自然相通的寓意:它不是软疲疲的瘫下去的,它像是一棵树似得作为一个整体直挺挺的倒下去的。它不仅代表着熊的生命,而是具有大树一样挺拔的性格,但是在一群猎人的群起而攻之下,代表着自然伟力的大熊还是轰然倒下。

福克纳笔下的鹿也是这种超验的象征。山姆和艾萨克遇到一只公鹿,山姆恭恭敬敬的站在原地不动,嘴巴里念念有词,称它为酋长和老祖宗,这个场面让艾萨克感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一种物我相亲的感觉在他心里油然而生。他们将老班膜拜为自然的圣灵却不赋予玄妙神秘色彩。

福克纳借用熊和鹿的故事情节来阐释动物与自然的一体性,又借老猎人山姆去世的情节,表述了人和自然之间命运相通、休戚与共的关系。福克纳赋予了猎人山姆一个极具讽刺的身份,山姆既是通过打猎伤害生命,也是通过这个伤害生命的过程获得了与自然相通、回归自然的体会。作为艾萨克的导师,山姆不仅是一个优秀猎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具有了大自然才有的品质,“他甚至不属于社会,他只属于大自然。他身上的尊严和自信,他的正直和善良,他的意志和忍耐力以及他同大自然的和谐表明他像卢梭所赞美的那种高尚的野蛮人”[95]。恰恰是一个被奴隶主看不起的奴隶猎手身上才具有和自然相提并论的品质,“正因为它(生命)本质上是无法持久的,所以才是光辉的,”他死亡象征着回归,象征着人类生命和自然的最后统一:“这里(墓地)没有‘狮子’(猎狗的绰号),也没有山姆,他们自由的呆在土地里,不是栖身在土地里,而是本身就属于土地,生命虽有千千万万,但每一个都是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