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玛拉与丹恩历险记》与生态女性主义

6.4.3 《玛拉与丹恩历险记》与生态女性主义

这部小说中除了整体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外,也表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思考。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莱辛在其小说中经常关注女性问题,小说情节经常交错着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与女性被压迫的并行线索。《玛拉与丹恩历险记》强化了解放女性与拯救生态一体化的主题。

这部小说的生态女性主题首先体现在首肯女性价值的故事情节中。姐姐玛拉和弟弟丹恩在各种历险过程中,玛拉是女性智慧的化身,每次危机状况下,都是她挺身而出,摆脱危险。而男性丹恩的力量则被弱化,在女性角色和女性价值面前黯然失色。爱斯勒(REEisler)在《母亲盖亚与地球未来》中指出地球母亲和女性的概念是一致的,赋予生命并供养生命;人尊重地球、崇拜地球的过程中,要同时构建一种社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男性不是统治、征服地球的征服者,也不是对女性权益的统治者。爱斯勒要求肯定女性价值从而肯定生态自然的价值。马拉在危难时刻的表现,就是对这种女性地位和力量的肯定。莱辛曾安排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在小说开始,惊慌失措的丹恩想发表自己的意见,姐姐则多次告诉他不要说话,要保持安静。莱辛在小说开篇之处就将剥夺了无力保证自己安全的男性的话语权。

与传统表现女性与自然亲昵关系不同的是,传统通常将女性孕育下一代作为女性与滋养万物的大地统一起来,因为两者都是赋予生命的象征;这部小说则安排了玛拉失去生育能力的情节。她在干旱中逃命,极度虚弱而暂时失去了女性特征和生育能力;一个国王想让她做王妃,为自己生儿育女。而玛拉却不愿意在这种荣华富贵中失去自我,宁肯冒着生命危险而继续逃亡。在这里,玛拉挑战的不是女性延续生命的属性和使命,表达的是女性首先要有自我、才能延续生命的理念。

这部小说另一个典型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特征就是将自然生态条件的毁坏与人类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当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时候,首先威胁的是人类的生存。这在“本我”、“自我”与“超我”与深层生态学的关系部分已经详细阐述过。通过这种人的命运与自然命运一体的情节安排,莱辛表现了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特征:对自然的压迫和迫害与对女性的压迫和迫害在思维上是同源的,生态环境的解放和女性的解放是同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