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碎影》简介
《译林碎影》这本书是由.方梦之著创作的,《译林碎影》共有78章节
1
前 言
我有“译林”系列作品四本,三本已先后出版:《译林夕照》(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译林回望》(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和《译林留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学生时代 小学时光 年少气盛 入门工科 负笈北上 助教进修 工矿掠影 笃好外语 大炼钢铁 矿区晨歌 在岩头 在轨道上 炉边译写 遭遇“文革” 步...
3
学生时代
...
4
小学时光
1935年春,我生于浙东一户农家。彼时缺医少药,哥哥幼年夭折。我幼妹亦窒息于襁褓之中,只因蚕桑时节,母亲忙里忙外,采桑饲蚕,清理蚕箔,疏于育婴。1942年,我到...
5
年少气盛
小学阶段无忧无虑、懵懂而过。可是,周遭的凌乱和嘈杂,母亲的唠叨,加上我性格的沉稳和恬静,使我向往着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经在英商怡和洋行谋职的表哥(比我大十几岁)...
6
入门工科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个人思想的进步要求超越家庭情感的篱栅,处在青春叛逆期的我一心想早日摆脱家庭的羁绊,自食其力。于是,1951年初中毕业后,我考入享受人...
7
负笈北上
1954年,我在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1996年与华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三年学习届满,班上40余人大部分被分配到大型国企。私愿是继续学业。天遂人愿,...
8
助教进修
助教进修班共24人,从二年级的16个平行班中选拔出来,以培养本校俄语教师为目的,强化训练,历时两年。进修班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与三年级普通班不同,由外籍教师任课...
9
工矿掠影
...
10
笃好外语
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为中苏关系埋下嫌隙。至此,两国的“蜜月期”已过,逐渐交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1957年“反右”后,俄语专业需求降温...
11
大炼钢铁
1958年初,毛泽东主席“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的洪钟般的话音响彻云霄,“大跃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到了三四月份...
12
矿区晨歌
...
13
在岩头
每天早晨,我头戴藤帽,足蹬草鞋,肩掮风钻,雄赳赳地走进塘口,就好像战士整好装、背着枪走上前线,准备战斗。这万古恒存的纵横绵延的矿山是我的对手,那峭壁之上狭小的阶...
14
在轨道上
当你进入矿区,首先打断你的思路的是各种不同的响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岩石在山腰碎裂后像瀑布般急骤而下的天崩地裂般的塌倒声,像机枪那样“哒哒哒”的风钻声,重型破...
15
炉边译写
“大跃进”的飓风刮过后,全国星罗棋布的小高炉偃旗息鼓。因缘际会,我入职矿山。这是一个露天白云石矿,分两部分:总部和矿区。总部在长江边上,有行政楼、机修车间、碎石...
16
遭遇“文革”
...
17
步入译林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转变,“大跃进”停止,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人生随缘,因缘流...
18
活学活用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这两次会议相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
19
横渡长江
1967年7月16日,江苏省省级机关和大专院校联合组织了毛主席横渡长江一周年纪念活动。研究所有10人报了名,我忝列其中。倒不是我游泳特别强,而是在上面的动员和同...
20
“批修”檄文
“文革”已过三年,轰轰烈烈、冲冲杀杀的大规模动乱局面有所回落。所里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所领导一一恢复工作,科研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不过,大家除了“雷打不动”地天天读...
21
不务正业
“文革”期间,“大批判”“大串联”此起彼伏,政治学习天天有,科学研究时断时续,工作拖沓,纪律松弛,人心浮动,小青年插科打诨、弈棋打牌,妇人们穿针引线、虚掷光阴。...
22
星期日志
我对休息日没有殷切的期盼,尽管那时每星期只休一天。单身在外,生活简单,需要料理的事平日里都可消解。到了这一天,只不过换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每逢星期日,单位食堂只...
23
装收音机,敲煤油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是婚嫁的三大标配,样样凭票供应,好在我并不紧缺。不过,我对自装半导体收音机突发兴趣,买来了晶体管、印刷电路板、电阻、电...
24
打柜子,修家具
“文革”十年,倡导艰苦奋斗。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的训导犹记在心。生活上的局促和不顺接踵而来,只能自力更生,想方设法一一克服。好在我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
25
刷大字
“文革”期间,大字报、大标语铺天盖地,日晒雨淋,日子久了,残破凌乱,笔墨相扰,满目疮痍。大标语令人敬畏,有的刷在门框上,有的直接涂鸦在墙上,有的用红布凌空挂着。...
26
“雕虫”二事
“文革”期间,世道浇漓,百业凋敝,文化事业受到重创,文学翻译停滞不前。早期,汹涌的革命浪潮把各类科研项目卷入浪底,科技翻译停停息息。我所在的冶金研究所科技情报室...
27
教学之道
...
28
踏上教坛
1978年底,我离开耕耘了十四年的翻译园地,踏上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的讲台。报到后没几天,正好迎来工农兵学员“回炉班”开班,学员都是“文革”期间毕业留校的...
29
校长演说
2010年7月30日6时,钱伟长校长走了,带着师生的缅怀和亲人的眷恋,留下渊博的精神财富和夺目的学术宝库。虽然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那带有吴侬软语乡音的普通话...
30
“严”字当头
矢志教育事业的教师,无不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并努力树立高尚的人格风范。师德、师风是从教学活动和师生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既要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又要指出他们的错误、...